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
陈琳茜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理论先行,方法落地
——读《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有感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黄依蕾
近期,拜读了陈宇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有相见恨晚之懊悔与醍醐灌顶之通畅。如若给这本书提炼几个关键词,我想选择:科学、有条理、实操性强。陈老师以科学的理论、清晰有条理的思维导图,一步步教班主任如何管理、建设班级。无论是新手班主任还是老将,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可行的方法解决班主任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下面我想谈谈我的收获与启发。
“他凭什么尊重你的工作?”
诚然,当今社会对教师、班主任的认可度不复从前,“尊师重道”被个别坊间添油加醋的负面新闻踩在脚下。陈老师在序言中问我们:他凭什么尊重你的工作?这一问,问到了我的心上。是的,什么时候班主任工作变得无可代替,变得不是什么人都觉得自己也能做好,班主任的地位就提高了。我想获得的认同必须以我的专业来支撑。这本书给了我底气。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偶发事件往往耗费我许多时间、精力。形成班级事务处理流程有三大好处:帮助班主任公平处理事件,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学生有了流程可以解决老师不在时“怎么做”的问题;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顺畅、高效。从这一理念出发,我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调整了交作业的流程。主要亮点在于设计了一份作业未完成补做申请单,来规范作业、补作业的行为。
针对班级管理重难点之一的课余时间管理,参照陈老师“以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并提出要求”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表格。主要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班级在课余始终处于一种“有事做”的状态,同时对学生的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广泛参与一定程度上是在为老师减负。出于对班级管理常规问题持续检查、重点突破的考虑,在陈老师的引领下我又设计了“每周专项检查表”。
管理班级纵有千万条道路,方法始终是第一条。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
陈老师提到:最好的管理是激发学生 。这其实是对班主任非常高的要求。反观我的班级管理,果然落入了“把人管住就是好管理”的窠臼。无形中运用“二八现象”管理班级,只依靠好的学生,只发展优秀的学生。这时我反思,那么“抓两头,带中间”呢?陈老师又提出一个新观点:中等生是班级最大的增长区域,对他们的激励效果是最明显的。班主任应当把70%的精力放在中等生的培养上,关注、指导他们,给予机会。“每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老师作为矿工,“挖掘”是转化中等生、后进生的最好工具。
陈老师提到“把握好激发学生的时机”。我不禁想到我们班的滕同学 ,课堂懒懒散散,回家逃避作业,很是让我头疼 。一次偶然的机会 ,音乐老师告诉我他的歌声很好听。于是,我便刻意观察课上他的朗读情况。出乎意料的是,认真朗读的他,竟然是班级男生中读得最声情并茂的那一位。于是我抓住机会,在一节语文课上当中表扬了他的朗读,并邀请他担任早读领读员。他诧异于我突然给予他的机会,也出于好好表现自己的上进心,将工作做到了极致。有他在的晨读,书声琅琅,同学们在他的带领下声音抑扬顿挫,情感跌宕起伏。这便是我在对学生不断的关注中所捕捉到的教育契机,我所“挖掘”到的宝!
良好行为的保持还需要老师不断的激励,评价是引导、强化学生行为的基本手段。陈老师提供拓宽评价视野的思维导图强调评价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多元体现在时间、事件、人物。这与我的思路不谋而合。我在班级管理时,通过一纵(时间轴)一横(事件轴)两个维度构建班级评价体系。争取捕捉学生点滴闪光瞬间,让评价发生在每一天,多以正面评价强化积极行为。
做专业的事,就要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就要具备专业的思维。陈宇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正是我们作为班主任所需要的专业思维方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