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
谷尚品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1000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整数的认识,对于整数的认识,教材是分四个阶段编排的,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本学期将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要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认数范围将有万以内扩展到亿以上,学生将学习大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所有整数认数的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数位制、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集,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十分重要,不仅是学生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非常重要的素材。
本节课,蒋老师围绕着“数”,通过精心地设计的两次操作活动,不急不缓的教学节奏,在学生动手、洞口、动脑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蒋老师由百以内数的认识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三个计数单位“个”、“十”、“百”,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通过计数器再次明确,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及满十进一的数位制。通过旧知的方法迁移,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很快掌握了新知的学习方法。
二、多元表征,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在本节课中,蒋老师围绕三个数字“500”、“870”、“989”设计了两次操作活动。在第一次活动中,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通过摆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式来表示这个数,学生通过数一数、拨一拨、说一说等,明确虽然表示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通过不同的表征方式,不仅为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组成的理解。
三、在操作中,感受数数的策略
本节课的第二个活动则是从三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数,通过借助计数器,由这个数一直数到一千。三个不同的数,学生在操作中很快掌握了数的技巧,从“500”到一千,是一百一百地数,数到第10个一百时,直观感受了满十进一的过程。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学生通过拨一拨,直观表示太麻烦了,要拨好多次。“870”有学生是十个十个地数,也有一个一个地数,通过对比,学生明确这里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而且比一个一个地数更方便。“989”学生都选择了一个一个地数。三个层次的数数对比,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满十进一的数位制,理解了10个一百就是一千,同时也较好地向学生渗透了数数的策略。
数,源于数,又源于用,在用中数,是孩子认识数的最重要活动。体会千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等都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这方面蒋老师的课堂个人感觉体现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