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
谷尚品工作室 |
学员专区 |
学习心得 |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引出认识万以内数做准备,旨在认识“千位”及其计数单位——“千”,初步建立四位数的整数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与读写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蒋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动手操作和互动性强,课堂效果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 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蒋老师采用了吉尼斯跳绳比赛的素材作为导入,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好。在比赛视频中,从1数到1000,自然揭题,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感受1000的大小。在本课的结尾又回到了比赛现场,原来这里不仅跳绳次数是1000,大屏幕的灯的数量也是1000等等,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1000,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注重动手操作,数形结合。蒋老师精心准备了计数器和积木式的计数学具,让学生能在摆一摆、拨一拨中理解数的组成。先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因为小正方体更为直观,且能整理成一条、一片,清晰的展示数的组成,再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从具象的小正方体过渡到半抽象的算珠,体会数位的意义。这两种几何直观同时呈现,一一对应,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用多种形式表示数,还让学生们在观察和操作中充分感悟从实物到符号的抽象过程,直观理解数的组成,理解数位与数值的关系。
3. 注重知识迁移,利用旧知生成新知。在上课之初,蒋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100以内的数,通过数一数小正方体引导学生说出“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复习了一、十、百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为接下来学习千做铺垫。在拨珠数数的环节中,借助已有的知识——“满十进一”——数拐弯数,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总结的环节,继续延伸,告诉学生利用“满十进一”可以数出更大的数,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建议:
1. 时间把握
蒋老师这节课注重细节,但是上了60分钟,超过了平时的课堂时间,在后面学生的状态也有些疲惫。我想一些环节可以快速的带过,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回忆旧知的环节,讲得比较细,稍显拖沓。在数数环节,从500一百一百地数到1000、从870十个十个地数到1000,、从989一个一个地数到1000,可以着重说明一个,另两个快速说明带过。
2. 内容整合
蒋老师这节课的内容包含了数的组成和数数,这是教材上本课时的内容,但是我觉得可以和下一课时的读写法相整合。尤其是在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500、870和989时,学生会读,且能用直观的小正方形和半抽象的计数器来表示这3个数了,只需多加一步,直接让孩子根据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就能从具象的小正方体到半抽象的算珠再到抽象的数字表达,一气呵成。
3. 学生语言表达
这次上课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语言表达不规范,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满十jie一”等,一些孩子表达混乱,可能是对旧知识有些遗忘,虽然说回顾旧知的环节不宜花费太多时间,但是还是要将一些混乱或不规范的表达及时纠正,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接下来的课堂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