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蔡嘉嘉

作者:蔡嘉嘉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量:

1、文本解读

19271月,巴金乘船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所见所感写信告诉哥哥,后于1932 12月结集出版《海行杂记》一书。《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作者观察细致人微,抓住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详略适宜地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黑云蔽日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海上日出景象。文章语言平实晓畅,词汇多样丰富,刻画细致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习作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教学时要体现单元人文主题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带领学生品悟作者如何用朴实的文字述海上日出的奇观的,从而落实单元习作要素,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如何按顺序写清景物的变化

2、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4 个生字,会写扩、范9个常用字,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清静”“夺目9个词语

2.默读课文,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美之情,并从中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顺序将海上日出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3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揭题引趣

1创设情境:

1欣赏海上日出视频

2学生交流观感

2.揭题趣:

11927 1月,巴金乘船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所见感写信告诉给哥哥。这壮丽的海上日出景象使他震撼,便用文字写下来,用信的方式与哥哥分享。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板块二  整伂感知,着眼"奇观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重点指导字右边部分,可让学生板书,也可以教师放大范写。

重点指导是上下结构,本义是一种草,所以是草字头,不能写成三点水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觉得海上日出是怎样的景象?

1)学生交流。

2相机出示最后一节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了解反问句的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把这篇文章的题目与结尾合成一句话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板书:伟大奇观)

4. 聚焦奇观:作者为什么觉得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

组织交流,出示内容,指导朗读。

1观察地点独特:常人在海面上看日出的机会很少,这个独特的观看地点能给人非常震撼的感受。

2日出过程壮丽: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日出前和日出时天空背景,太阳的形状、颜色、光泽和动态变化,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

3云波变幻莫测: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描写了 日出后,天空白云飘浮和黑云蔽日时云层与水面的变幻奇观。

板块三  关注语段,学会观察

1这么伟大的奇观,作者是怎样妙笔写景、巧手著文,通过文字描述给哥哥看的呢?

秘诀在于先观察。作者巴金第一句就告诉大家: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你从开篇的这句话读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关注词语。

常常:说明海上日出令巴金神往,他不止一次观察过日出,所以才看得仔细全面。

早起:表达了巴金看海上日出奇观的迫切心情,一次次早起等待,所以才看得细致微。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3.组织交流,相机教学:

(1)循序观察:课文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板书: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2)多次观察:作者描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黑云蔽日。

4. 朗读、积累重点语段。

板块四  紧扣顺序,聚焦表达

1.海上日出时的景象瞬息万变,这么快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的呢?

学生自读讨论,寻找作者的表达方法。

2. 学习作者按顺序将海上日出的景象写清楚的方法。

1作者总体写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

结合第一自然段周围非常清静”“只有机器的响声体会日出前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观察到的天空颜色和光的变化。

板书:天没大亮  一片浅蓝

转眼间    一道红霞

小结作者对日出前后静态与动态的景象对比描写,第三自然段写出了日出后天空、水面、人一片热闹。

2作者用丰富的连接词把日出时的顺序写清楚了。

聚焦日出时的景物变化。

圈画那时转眼间慢慢地”“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一利那间”“忽然”“突然”“有时”“有时”“然而后来这时候等一连串表示时间转换的连接词。

指导学生体会每个词所代表的时间长短。

小结使用这些词语的作用: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清了变化的顺序。

3作者抓住了重点把日出时的景象写清楚了。

引导学生杭理作者者重描写了太阳的形状、颜色、亮光、上升的样子。

指导学生体会第三自然段内容街接紧密,次序前后承接,用词贴切精谁。

a. “果然与第二自然段的常常早起呼应,说明了日出的情景在作者预料之中。

b. 过了一会儿,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红却没有亮光。(板书:过了一会儿 小半边脸〉

c.完成课后练习,说说加点部分的好处,大阳好像负者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作者会觉得大阳像负着重荷?(板书:负着重荷 慢慢上升)

说说加点部分的好处: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描写具体形象;三个动词既体现了太阳开起的过程费劲的样子,又体现了日出势不可挡的爆发力。整篇文章,作者一直在把太阳当作人来写,如小半边脸”“走进等词语的运用。

理解重荷,指导朗读。

小结: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力量集聚到最后,太阳终于——

板书:最后  冲破云霞   跳出海面

一刹那间   发出夺目光辉

(4)作者抓住了不同,把日出后的景象写清楚了。

天气情况不同,日出后的景象也不同,作者怎么描写的呢?重点学习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品读日出后的景色描写。

朗读、圈画作者描写精妙之处。

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细致之处。

集体交流,聚焦作者的观察视角:抓住光的变化,写出云和水动态。

走进云堆,水天难辨,一片亮光。(板书:走进云堆)

黑云很厚,镶上金边,冲出重围。(板书:透过黑云)

指导朗读:是指太阳被黑云一层又一层地包围着,所以它冲破的过程很难。该怎么读呢?

3.教师结合简笔画梳理海上日出的变化 顺序,学生回忆文中表示时间转换的词语想象画面

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亮光加强——过了一会儿小半张脸

——努力上——到了最后、冲破云霞——刹那间、霞光万丈——跃出海面

——有时走进云堆——有时突破重围

板块五 结合实践,品悟写法

1. 创设情境,观察日出。

播放日出视频学生留心观察(如果天气合适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日出

2.小组探究,关注内容

1小组讨论观察到的景象,结合自己的休会说课文描写的精彩之处。

2全班交流。

3.教师梳理,总结写法。

作者巴金通过认真的观察,根据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用丰富的连接词仔细刻画了日出时的景象,把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按顺序写得清清楚楚,细致传神,展现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我们也可以学习按顺序来写清楚景物变化的方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