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室简介

一棵树成荫,一片林起舞——2021年林乐珍名师工作室简介

作者:徐丝丝 发布时间:2022.08.16 浏览量:

水汽汇聚,于是有了雨雪;尘埃汇聚,于是有了大地;万紫千红汇聚,于是有了春日;绿树成荫汇聚,于是有了深林。

汇聚是变化的开端,也是精彩的延续。2021年度,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再次领衔名师工作室,鹿城区优秀老师加盟,汇聚成一个将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在合作中前进的教学研修团队。

一、工作室宗旨

关键词:汇聚·引领

在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的引领下,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专业自觉、共同发展”为方略,形成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研交流为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先进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二、工作室目标

关键词:汇聚·提升

  在林乐珍老师的引领下,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力争形成在市、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师群体。

1. 提升20多位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第轮研修中,要求工作室中50%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在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或教学比赛中获奖。

2.开展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课题研究,积累相关课程。

3. 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开展主题教研、线上研讨、名师面对面等多形式的线上线下集中研修活动。

4. 建设网络研修平台,形成精品资源库,发挥网络平台研修在省内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积极引领作用。

工作室活动方式

关键词:汇聚·共融

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

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

3.线下活动与线上网络研习相结合。

四、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汇聚·大单元教学

1.研究的主要方向

  随着统编教材的实施和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教师需要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重视大单元设计。工作室围绕“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究以整合的思想组织单元教学,用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学习作为课程组织形式,把学习者引向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体,从而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大单元整体教学”致力于以大概念、大任务串联起文本阅读和语文活动,建立不同文本、相关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系统化处理和安排,融通教学设计与学科素养的壁垒。

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聚焦“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进阶练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努力实现三大转变:第一,从语文知识点的线性排列、分点训练、单篇课文的教学走向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摒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向真实语文生活中的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第三,给学生提供资源、工具、平台,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如何指向核心素养,构建大单元整体教学?对于这一核心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如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整合内容,提炼大单元主题?

2)如何立足课程标准,设定大单元目标?

3)如何依据目标,在大单元学习中介入真实情境与任务?

4)如何围绕情境任务,设计大单元的学习活动?

5)如何指向学业标准,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6)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开拓新的空间?

3.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在研究中选用“提出问题——寻求理据——制定方案——实践检验”这一程序性的论证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文献研究法、课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教师培养规划

关键词:汇聚·团队式成长

1.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主动参与过程活动,实实在在地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主动学习,积极成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本工作室的建设搭建起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

1)召开工作室工作启动会,学习语文工作室实施方案,使每个成员明白工作流程,明确各自的分工任务、权利和义务等。

2)聚焦课堂教学,培养团队素质。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本年度,要求每个工作室成员必须在一学期内进行1次以上的教学展示、经验交流、说评课等活动,并形成书面材料。

3)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本学年度,工作室将营造教科研氛围,开展“大单元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工作室成员人人参与其中,以科研促教学,提升专业能力。

4)做好帮扶引领,追求辐射效应。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导师的引领下,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

5)用读书丰盈自我。每位成员每学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每人每学期要认真研读1本以上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工作室会为每个学员提供阅读书籍,每个学期工作室要做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心得。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关键词:汇聚·加强专业自觉

  为了不断提高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可持续性,根据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和工作室成员认定条件,结合温州市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1.会议制度

1)每月定期召开一至二次工作室会议,交流前期工作,讨论布置下阶段工作。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成果提炼。

2.学研制度

1)工作室成员需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2)工作室成员以自学和集中学习为主要方式,适时参加外出培训。

3)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学校和教研组、备课组制定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定期参加活动,完成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相关任务,履行相关职责,鼓励成员创造性开展工作。

4)建立名师工作室公众号,所有成员以公众号为工作交流平台,积极主动地展示、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情况。

5)科学、规范地收集整理名师工作室资料,分阶段建立工作档案,便于总结提炼工作。

3.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专题研究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的教案、讲座、发表的论文及相关视频材料等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4.考核制度: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员职责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开展考核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