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通知

躬身入局,聚集“真问题”—— 鹿城区项雅丽“未来名师”工作室第25次活动

作者:陈安培 发布时间:2022.08.01 浏览量:

躬身入局,聚集“真问题”

—— 鹿城区项雅丽“未来名师”工作室第25次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们课题写作的能力,鹿城区项雅丽“未来名师”工作室特邀专家进行线上讲座。7月29日下午,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鹿城区名教师、来自温州市建设小学的施钊老师通过钉钉线上直播,与我们分享了《躬身入局:聚焦“真问题”的实践行动与策略改进》。项雅丽导师携鹿城区“未来名师”工作室学员、“名师送教”永嘉站学员参加了本次学习。

讲座中,施老师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对课题研究的经验。教师做课题,要从提出“真问题”的导向设计——确定研究的方向,到聚集“真问题”的实践行动——推进研究的开展,最后到突破“真问题”的策略改进——提炼研究的成果,这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做课题最重要的是“真问题”的提出,然后进行实践行动,再开始策略改进,提炼成果,形成结题报告。施老师很清晰地与我们分析、讲解着做课题的流程,让我们懂得如何开始做课题。

“真问题”的提出可以从教学愿景中来,从教学困惑中来,从教学现象中来,这样的问题才会让人感觉真实,后期才会有可操作性。施老师也强调,真问题的提出要具有内容的典型性,表达的提纲式,罗列的逻辑性,聚集到“核心问题”的解决这几个特点。

在开展研究时要把“真问题”列入教学计划,融入到日常教学,做好教研记录,收集学生作品,并作一些相关课题的案例,还要深入学习,请专家诊断,使得自己的研究更完善。

 

另外,施老师也例举了工作室学员的课题,

准确地指出了课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如《美育视野下“Mini音乐剧”在小学低段小班课堂中的音乐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出课题中要明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双减”背景下音乐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中,研究的目标要具有可视性,可操作性。

正如施老师说的,课题是做出来的,走起来,就会达到远方。

线上,项雅丽导师也给“未来名师”工作室成员布置了相关学习任务,激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写作,希望我们能在接下来的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

通过本次线上活动,学员们都受益匪浅。相信在项特的引领下,我们都能超越自我,满载而归,实现自己的目标。

 

附学员感言:

叶利登:“躬身入局,脚踏实地”,这是我从施老师的讲座中深切体会到的。在教学路上也好,做学问的路上也罢,躬身入局讲究一个“真”,脚踏实地讲究一个“实”,所以这几年我们的音乐课堂也在追求一个方向--真实学习。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相长的路上,给予孩子们艺术熏陶,感受着孩子们的真实反馈,而在这中间如果能动动笔头,把真实的课堂反馈记录下来,或许那些文字就能够在做学问的路上有所帮助。因为这些真实课堂的积累,我们在做学问的路上才能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而这,仅仅是做学问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在做学问之路上慢慢探索……

 

郑甜甜:通过聆听施钊老师对于课题研究的分享,我收获颇丰。施钊老师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分为提出问题、聚焦问题以及突破问题三个部分。在我看来,在课题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寻找痛点,也就是施老师所说的“真问题”。只有对课题中问题的精准提炼,才能“快、准、狠”的解决问题。因此我对于以后课题以及论文的撰写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在面对问题时,不可急于下笔,要更加深入的发现问题本质。

 

杨淑然:“真实”中挖掘“真问”,在“真实”中解决“真问”,也在“真实”中实践“真问”。我想,今天的讲座中施老师最想向我们年轻教师传达的理念之一便是“真”。与其花两年的时间用看似华丽的言语将浅显的问题描述得理想化,倒不如用两年的时间在课堂中真正去探究与聚焦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又或者说是我们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在当下问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新思考与新问题。一个课题不应被时间禁锢停滞,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为后者做好铺垫。

 

邵宁宁:施钊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题的研究学习课,受益匪浅,我一直对课题很迷茫的,经过学习,大致上有了了解,也欣赏了一些案例,明白了目标和成果要具有可测性和可视化,提出了“真问题”的导向设计,尤其是聚焦“真问题”的实践行动,讲问题在不断地细化。我们在做课题研究,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筛选和处理资料,去完成所提出的问题,紧紧揪住所要破解的问题,施钊老师还讲述了结题报告的书写规范等等,关于课题的书写,经过学习,大致上明白了怎么样去研究,去探讨,去设计,希望接下来自己能有所进步。

 

张彤嫣:今天下午有幸聆听施钊老师的课题讲座,对于正在做课题的我来说,真有醍醐灌顶之效,我们做的是省课题《中小学音乐素养分项评价研究》的子课题,刚开始的一学期,我们几乎找不到研究的着力点,只是在学校里对课题的分项评价进行了实验,施钊老师提到,要发现教学中的真问题,在实践中再细化问题,并且实践中还会衍生出新的问题,这的确就是我在做课题这一年来的实践写照。在讲座中,施老师也将解题的妙手锦囊送给我们,将真问题放在实践教学之中,在实践中找到策略去突破。这次讲座给正在写课题的我们,提供了方法,指出了方向。

 

谢玉丹:在工作室项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施钊老师的讲座《躬身入局:基于“真问题”的实践行动与策略改进》,施老师从教师课题研究的特点出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简洁明了,同时她向我们揭示了提出“真问题”的重要性;其次,施老师结合学员实例,系统地给我们介绍了课题申报地每一个细节,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课题申报地严密性。通过此次讲座,让我更加明白课题是做出来的,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要积极地参与教科研地实践,来回应儿童本位﹑素质发展等“真问题”。

 

芸:暑期里我参加了项老师未来名师工作室的钉钉线上学习活动,此次线上学习,由来自建设小学的施钊老师带来《基于“真问题”的实践行动与策略改进》的钉钉线上讲座。施老师围绕“真问题”的导向设计、实践行动及策略改进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有目标,有层次性地进行课题研究,同时通过分享一些优秀的课题案例让我们对做课题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自认为做课题是自己十分薄弱且不大愿意尝试的一个项目,施老师用“躬身入局”四个字鼓励我们,一定要先让自己动起来,亲自参与其中,才会有方向和目标,才会有继续走下去的可能,希望未来的自己也能慢慢尝试研究和写作,感受其中的幸福。

 

吴宁宁:施老师的讲座,向我们讲解了做课题的研究路径。首先,施老师指出课题研究的特点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出关键点是“问题”。做课题需要围绕“真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举例分享,她告诉我们“真问题”该如何提出,同时在课题申报时,要着重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我们再聚焦“真问题”开展课题实施,在实践行动中细化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突破“真问题”提炼研究成果,从具体策略描述到策略评价,最后形成研究成效。课题探索追寻着“真问题”,需要我们躬身入局,才能到达教育教学的远方。

 

金冰冰:今有幸聆听到施钊老师的讲座,可谓细致入微,句句精华。例如,课题研究应紧抓“问题”,依照内容典型、问题表达提纲式、问题罗列逻辑性的原则,以“问题”为线索,所有的研究、设计都应围绕“问题”展开,最终落实、解决核心问题,这使得我们在课题研究的时候能始终保持清晰的目标,不会背道而驰。这对将来“躬身入局”撰写课题的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朱利丹:今天施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施老师指出,在开展研究时要把“真问题”列入教学计划,融入到日常教学,做好教研记录,收集学生作品,并作一些相关课题的案例,还要深入学习,请专家诊断,使得自己的研究更完善。在策略改进方面,提出的问题要有迭代,结合自己具有策略性的案例,对标相应的策略目标,形成一个策略评价,最后看看自己的研究成效,诊断自己的研究是不是有效。

很荣幸我的课题“双减”背景下的音乐作业的实践研究》能得到施老师指导,施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课题的问题所在。施老师指出研究的内容要把内容再扩充一些,用小标题罗列出来就更清晰。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缺乏了一种可测性,可视化。通过专家指导,我知道我的课题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让我懂得如何去修改课题,另外,课题中可以强调村小,利用村小的独特性来展开,那么课题就有抓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