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鹿城区周璐名师工作室学员学习心得7(8黄柳柳)

作者:周璐 发布时间:2022.07.07 浏览量:

浅谈对“素养课堂”的认识

——“学情视角下语文素养课堂统整性设计”教研活动心得

温州市临江小学  黄柳柳

今天听了四位老师对三年级下册《漏》和《海底世界》两节课的完整演绎,对何为“素养课堂”有了初步的认识。还有两位老师有关作业的观点报告,也让我对素养课堂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此我愿打开“素养课堂”的大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实践中且行且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是2022版新课标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提炼出来其实是四个词,两个关键点。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其核心是“语言运用”,“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语文课堂只有围绕着语言运用,追求其他三个维度的共生,才能达成语文素养的提升。而一个又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则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同时,这种载体也应是一种“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即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体验情感是积极的,语言实践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把握好这两个关键点,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养成以上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而基于素养课堂设计的作业,同样的也从知识取向走向素养立意。

三年级下册的《漏》,会复述故事是本课的语文要素。而课文很长,学生复述难度较大。复述的课堂也极易枯燥乏味。但在臧洁老师执教的《漏》第一课时中,她设计了很多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大家都耳目一新。首先是生字词的预习反馈,借助作业本第二题,对文中易读错字进行了读音巩固和意义理解。重点区分辨认形近字“窜”和“蹿”,音形义结合并结合语境认读,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第二个语文实践活动,借助人物关系思维图说一说故事发生的起因,简洁明了,学生也有了复述的扶手。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通过找寻地点的变化,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从而达成复述的能力目标。再巧妙借助“墨汁的污损”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一呼一应”的特点,并借此方法,帮助学生复述全文内容。最后通过“复述评价表”,借助板书,明确复述的方法,提升复述的能力。因此,整节课围绕着“复述”这一语言运用的素养进行全面的提升,同时巧妙地利用绘本,对比感知文字的魅力。适时加入墨汁的“污损”,带领学生很自然地感悟文本的特点,渗透复述的方法。因此,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是积极的,精确的,有价值的。

在张清宇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中,同样也围绕着本课的语文素养智慧地精准地设计了各种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最难得的是,在落实好本课的素养目标后,带领孩子们开启了“1+x”的联读活动。一边读,一边猜绘本《方脸和圆脸》的故事情节,让“一呼一应”的手法真正延伸到孩子的阅读生活中。这与新课标里面“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其实一呼即应。“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我们也要树立这样的教学设计意识,在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时,我们思考的不只是这一课,还有围绕着与此课的核心素养相关的很多课文。

接下来反观我自己的课堂,尤其是有幸得到新理念的浇灌后,我需要对我的课堂设计进行重构。在设计之前,先明确在这一课时中孩子需要养成哪些素养,在针对这些素养目标,思考需要设计哪些积极的、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实践活动。同时关注任务群目标,找寻合适的教学载体达成素养养成。以上周学习的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为例,为达成复述故事的目标,可以通过设计:课后题寻找“商品”和“顾客”的思维导图,发现“卖商品”和“迎顾客”文本反复的结构,两个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借助这两个扶手学会初步的简单的复述故事。同时为“故事续编”提供思维的方法和文本特点的范例,让学生在仿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升表达能力。同时针对童话这一反复的文本结构,可以联读其他类似的文本,如《逃家小兔》《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等,进一步感受文字的魅力。

经历这一天的“头脑风暴”后,我对2022版的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素养课堂”也有了实践的信心与勇气。哪怕是笨拙的“依样画葫芦”,也迈开了我对“素养课堂”不停探索的脚步。周璐导师总是能精准地把握我们第一线老师们的困惑点,并适时地组织大家共同探讨与学习。感谢周导的引领与陪伴!感谢所有学员伙伴们的无私分享!我们相知相伴,一起走在“素养课堂”的路上,不断摸索,一“璐”前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