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
张汉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为促进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学习做好衔接工作,2021年11月5日,永嘉县小学科学社群研训暨张汉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桥头镇实验小学举行。张汉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永嘉县小学科学老师共40余人参与线下活动。整个活动对全县的科学教师进行了钉钉线上直播。
早上第一节课,迎来了桥头镇第二小学林仁志老师的展示课《电磁铁》,林老师设计了用电磁铁运送铁质物品的游戏引入本节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逐步引导学生去观察了解电磁铁,并通过设置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实验,交流、完善设计,最后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难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二节课是桥头镇中心小学周素芳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小电动机》,周老师从学生喜欢的小赛车引入,借助电动机转起来的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起来?它里面有什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巧妙地利用“导学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节课不仅带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第三节课是来自温州市瓦市小学的徐霜玲老师。徐老师的《斜面》让学生都变成了工具测试评价员。通过对斜面使用的感受中提出研究出斜面的作用。徐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了真实的斜面使用情景,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把科学与生活紧密地连接起来。这节课从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切入,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斜面。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用斜面搬运木块与引水,再提出”从下往上运输物品,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吗?”问题,激发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最后再回到现实生活中,认识各种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历了“问题-实验-结论-应用”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整节课学生都是研究的小主人。课的结束,并不是探究的结束,徐老师还给同学们留了课后继续探究的导学单,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桥头镇实验小学的董信跃老师做《高效运用导学单,引领小组自主有效学习》主题点评。报告针对单元解读、学情分析、目标定位、教材解读、设计思路以及有效性评价几个方面对第二课进行了分析,也对课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点评。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导学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科学课堂应始终以坚持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来自温州市新田园小学倪冬静老师带来的《不简单的杠杆》拉开了下午教研活动的序幕。倪老师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整节课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深入有效,学生发言精彩纷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倪老师通过学生喜欢的《官渡之战》动画片引入本课。通过曹操使用的“投石器”上的杠杠应用实例,体现了杠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杠杆的省力情况。为了使科学知识更好地落实,倪老师设计的实验用具,独具匠心。所有的器材制作都别有用心,木板的切割、打磨光滑,小部件的制作等等,无不透露出倪老师的良苦用心。
接着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的伍艳琼老师和温州市绣山小学的陈妃娥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的观点报告。
伍老师的点评主题为《基于模拟真实情境的探究学习》伍老师分别从单元目标定位,小学初中科学概念的衔接,学习目标的聚焦等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点评。陈妃娥老师带来了《杠杆撬动学生对工具改变世界的认识》主题点评。陈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她把新旧教材进行了对比,实验设计进行了对比,分享了好的实验素材和实验器材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正面影响。
活动的最后,由永嘉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叶丐强老师做了活动总结。叶老师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是一次围绕初小衔接主题的“立足生本课堂,着眼未来发展”的深度研讨。课堂保证了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极大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孩子的学习空间都有充分的拓展,从教材内容到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解决,实验设计从验证走向探究,从关注实验结论走向了关注孩子的探究过程,从关注单一目标构建到关注四维目标的达成,都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做好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孩子将来初中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从着眼知识本位到注重方法的指导,科学素养的养成,思维的进阶,都是”着眼未来”的体现。叶老师还针对“小学科学社群研训撬动学科成长”这一主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