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一节好课”语文共同体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孙杰老师、金思思老师分别于七、八年级开展了两堂有关微项目的公开课,我校及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语文组老师共同参与研讨。
活动伊始,孙杰老师于八(18)班带来了一堂紧跟时事的《疫情见证小册写作量表之叙述标准》课堂。他以“纵览岁月,哪些事件能够代表我们的时代?”深情发问,唤起学生对于当下疫情严峻现状的深思,从而引出微项目的最终任务——完成疫情见证小册的策划案。紧接着,他带领学生从杜甫、白居易两位诗人入手,深入研究《石壕吏》与《卖炭翁》,学习叙述技巧、提炼写作标准。随着学生激烈的小组讨论,课堂的气氛也逐步攀上顶峰,班级达成了“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以小见大”“制造反差”等写作标准。最终,课堂在孙杰老师“我们见证时代,更见证人性,做一个有温度的叙述者”的温情话语中落下帷幕。
活动第二环节,金思思老师于七(2)班开展了《写活小人物:典型细节描写》的公开课。首先,她带领学生回顾微项目的最终任务——制作《微光》文集册。随后,以一位学生的写作片段为例,引领他们发现细节描写的通病——能运用却用得不够传神。从而自然地推进“向课文学习细节描写要点”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逐步明确各片段的细节效果与达到该效果的要点。课堂接近尾声之际,金思思老师更启发学生根据要点制定评价标准,完成片段写作的修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