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初中动态

【温州市第二中学】聚焦项目化研•学,提高“双减”课堂实效 ——社会•法治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作者:蔡丽素     发布时间:2022.06.30     浏览量:

为增加教研氛围,落实教学与学习新常规,结合我校项目化研学行动方案,聚焦学为中心,提升双减课堂的实效,2022610日下午展开了社会法治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社会法治组组长黄峥老师主持,社会法治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首先,由杨丽娜老师执教,展示的是七年级复习课《统一·交融——从史料研读看隋至清的边疆管理和民族关系》。杨老师先引导学生巧用年代尺,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时序和时代特征,再通过对比唐、元、清的疆域图,借助表格形式,梳理对比开疆拓土的原因、边疆管理的措施、民族交融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助力学生学会材料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圈划材料关键词、关注文本外的附加信息等。最后,杨老师对复习课进行方法提升,对本块知识的难题给予了解题思路,破题——多点——关联——升华。课程以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话结尾,回味无穷: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呈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

其次,潘沉舒老师对本节课做了点评。潘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优秀的复习课。第一,在文本方面有拓展的广度和高度。第二,在学生方面有思维的深度和热度。利用多层次的问题拓展思维深度,提供学习支架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第三,在课堂方面有史观的力度和适度。借助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进行高效复习,问题的选择以及答题方式层层递进。

最后,潘纯纯老师针对本学年的学习经验进行了《回归学科本质——项目化学习实践的探索》的讲座。讲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项目化学习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指出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包括课标性、综合性、实践性、成果性。另一方面对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流程进行了介绍,包括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教学关键问题的入项、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真实学习过程的探究、师生协作的基于多元评价标准的出项。为帮助理解,潘老师依托本学期八年级的项目化学习——百年回眸,二中人记忆具体分析了各个过程,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干货满满。

       此次活动是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的一次探索与追寻,推动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教师持续赋能,有助于日常教学活动。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对项目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收益颇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