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资源
首页
> 校本研修 > 培训资源 > 初中资源

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总结

作者:黄瑶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量:

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总结

 

2021年,我校继续深化做好“基于项目化学习背景的“一组一特色”校本研修实践”。截止625日,在学校领导的领导、指导和关怀下,以及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1.做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上学期创成温州市教学常规样板校以后本学期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将教学新常规和学习新常规的落实作为重要工作,继续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岗位职责,每月召开教研组长例会,落实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听课、评课、考试、质量分析等环节强化监督和管理,注重过程性检查力度,加强反馈跟踪机制,引导教师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对准标准切实养成教师规范教学的行为。针对教师开展作业批改检查,本学期作业批改检查采用“教研组长+教务处人员”共同检查的方案对全校文化课老师的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期中和期末检查和评价,教学考核中作业评价增加A档和B档。做好听课调研:按照行事历要求,本学期开展了七八九三个年段的听课调研周活动,其中,七八年级分别开展一周,九年级开展3周,期末开展复习课调研周。加强学生的学习常规教育,通过系列活动达到学生学习常规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深入开展各年级学生优秀作业的展示

2.继续做好“绣山共同体”联合教研

本学期,我校与“绣山”正式官宣“联合共同体”,为做好“绣山共同体”的具体工作本学期继续创新共同体联合教研模式,形成常态教研联盟,我们参与绣山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名师讲座等教研活动,实行2+2”联合教研活动,即两次备课组活动,两次教研组活动,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合备课组活动七八年级教师参加。“新教师工作坊”活动中,我校7位新老师都参与了绣山的青年教师工作坊启动会,加入到绣山青年教师工作坊,其中,绣山的林秋玲老师入校指导苏义斌的课。

3.加强新教师培养

本学期继续推进新教师培养,开展青蓝工程。第12周开展新教师试卷分析课活动,由师傅指导徒弟开展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课,进一步提升新老师的试卷分析能力,助力新教师在岗位上迈出坚实一步。在与“绣山共同体”活动中,推送我校7位新老师参与绣山的青年教师工作坊启动会,加入到绣山青年教师工作坊,通过同伴互助,多导师指导,开课磨课分享等活动,助力新教师迅速成长。

4.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校本培训

4.1专业阅读。学校统一购买了《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6月学校又统一购买了《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给每一位教师,计划于暑假进行主题阅读活动。我们将寒暑假阅读一本书和读书心得评比与校本研修项目制结合,围绕“思维”这一主题开展阅读和分享交流活动,并于5月份开展“知源讲坛——读书分享会”,由获得读书心得一等奖的三位老师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进行读书分享交流。

4.2教学实践。为了优化校本培训方式,开展更精准的学习活动服务,本学期,我校采用项目形式,深化“一组一特色”主题,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根据自身传统和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了符合各教研组特色的主题研训项目方案。如语文组的“整合化教学”,数学组的“章节诊断教学”,英语组的“听说课与中考听力口语相结合”,科学组的“信息获取能力”,社会组的“项目化学习”等,各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常规的每月一次教研组活动和2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落实“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的三定原则,教研备课活动提前一周告知,周一公布一周教研活动行事历,本学期备课组活动集中线下举行,校区间轮换,体育综合组保证期中前后各一次线下活动。各教研组围绕主题进行开课评课议题,本学期各教研组共开设公开课40人次,教研活动也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学校教研氛围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4.3专家引领。根据计划,本学期,学校除了开展常规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之外,我们还邀请了杨向群、蔡永、叶茂恒等特级教师、名师进校开展专题指导,进行教学把脉,命题指导。专家们的引领给我们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3月4日,我校承办鹿城区社会法治学科教研组长会议,这也是我校建校以来为数不多的一次承办区级活动。在区研训员蔡永老师的带领下,全区50余位社会老师来我校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我校黄一如老师展示课堂《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瞿丽丽副校长在会议上介绍了我校的学校概况及办学理念,蔡永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4月13日,鹿城区首席教育专家杨向群女士为全体文化课老师带来了《教学路在何方——从一系列数据看教学质量》讲座,为我校九年级教学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也从学校角度出发提出学校管理决策。

5.显著提升学校教研活动效果

5.1教师培训有序化。落实各类研训项目,促进教师素养提升。本学期,组织落实省培训平台以及市区里组织的各类研训项目。做好2022上半年教师培训的组织工作,规划2022年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的使用。本年度是教师培训五年周期新一轮的第一年,本学期我校通过了12位教师的90集中培训的录取,和31位老师中短学时培训的录取。组织全校老师分教研组,观看温州市首届项目化学习试验区建设成果博览会,并推送学习总结。组织教师完成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本学期完成3次校本研修以及第二次专家送教,邀请12中庄仁想老师为全校老师指导2个能力点的成果佐证提交,老师们均能认真完成作业,且大部分老师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提交5篇教学创新案例,发布3个优秀成果,完成最终整校推进总结。

5.2教研成果显著化。教科研助力成长,我们坚持“科研引领、项目推进”的指导思想,平时,加强校级教科研评比活动与交流、鼓励教师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多动笔。组织校内的读书心得评比,鼓励教师参加省市级的各种教育教学和科研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评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和课题立项,深刻落实“让教师成为主动研究者”的师训理念,领导干部、一线教师均深耕教育园囿,细心观察,用心提炼,精心撰文,在各级各类评比活动中(如:课题、论文、项目化学习案例、科学评课稿、社会“新教材新设计”评审、新入职教师教育叙事评比、魅力寒假活动方案等)取得佳绩,学校教科研成果显著。

(1)课题:6项课题立项,其中1个省教研课题,1个市规划课题,4个区小课题。

(2)论文:11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其中获区一等奖3人次,推到市里获奖4人次,市一等奖1人次,市二等奖2篇,市三等奖1篇。

(3)教师竞赛:获区级以上奖项18人次,其中市级以上5人次。

(4)辅导学生:获区级以上奖项40人次,其中区一等奖5人次,市级以上6人次。

(5)命题:5人次参加区六校联合命卷。

(6)教师承担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11人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