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引领,并结合本园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情况,关注园区特色园本课程开发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建设的同时,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及教师队伍状况,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思路,提升教师的群体素质,加快教师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技能和教育专业技能,开展园内多层面、多形式的园本培训,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以提升教师各学科专业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我园教师专业素养能力,为我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一、铸师魂——提升师德师风素养
我园一直十分重视全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力行师德规范,培育敬业精神,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师德建设中,本学期紧紧围绕“思想筑基,师德筑魂”教育内涵精神,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严格审视自己,努力成为孩子的“筑梦人”。
正是因为师德工作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教师爱教乐教,教书育人的热情,树立美好的教师形象,带动了全面发展。6月开展师德考核工作,对全园教师进行了教师互评、领导评价、中层干部评价、教师自评和家长评价等工作,对前10%优秀的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对后10%的教师进行整改教育。通过考核这个载体提升全园教师的师德素养,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二、蓄内力——助推教师梯队成长
在教师梯队建设方面,本学期由于疫情影响,我园结合教师实际需求,认真有效地分析教师队伍的现状、培训诉求和发展需求,将教师进行分层培养。
(一)初职教师——师徒结对 ,快速入门
根据职初教师的现状,培训内容侧重于保教知识、教师职业素养、幼儿园课程、教师专业技能等,以“师徒结对四个一”的方式,对初职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职业角色适应、理念转化实践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新秀教师——课例研讨,“会诊” 课堂
基于新秀教师的现状,“展示一节模仿课、设计一节原创课”是本阶段的重头戏。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帮助新教师打磨一节课的过程中,不断对比、反思,促进专业发展。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注重“教育科研”方面的提升,“闯关”项目(见下):
(三)能手教师——项目研修,“驱动”科研
项目研修组可以是一个课题组、游戏故事组、小教研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研究“共同体”。 “项目研修组”使得教师从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教师自身的思考力。
【互助反思的集中研训】先后开展以“游戏故事”为载体的园本课程研训活动,打破“一言堂”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设问、现场讨论、小组分享、导师总结的方式,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分析和研究中。教师在自由、宽松的研训氛围中研究思考、生发联想、感悟深化,使园本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更提高了教师游戏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促进我园课程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群体共策的骨干工作室】先后开展关于《生态园的故事》游戏案例分享会、“园本课程实践”分享会、品书观影之“好书推荐”……这些分享不仅涉及教育教学,更多的涉及教师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为成为一位有“深”度的幸福教育工作者而导航。
(四)学科骨干——借助平台,“赋能”提升
幼儿园将学科骨干输送至“**区未来名师高级研修班”、“浙江省沈*洁网络名师工作室”、“**市特级教师工作站”等等高端平台研修,借助更高层次的平台,提供成长支持,助推“名优教师”。如:黄思来、任纯纯参加鹿城区未来名师高级研修班、邵意惠参加鹿城区林艳名师工作室、胡荷婷参加鹿城区陈晓为名师工作室、邢晓雪参加鹿城区叶一丹名师工作室等。
三、 笃前行——加强园本研训建设
(一)线上学习、理论导学:达成游戏课程理念认同。
3月份,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聆听了华师大周念丽教授的《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上海场景去教育院徐雅萍《利用工具解析幼儿表现行为,支持发展中的孩子》、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幼儿园游戏中的学与教》等优秀的专家讲座,了解了最前沿的游戏课程理念。
4月份,浙江省幼儿园游戏研讨会暨2022年幼儿教育新课程“关键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在杭州萧山召开,共同探讨幼儿园游戏的研究与实践,交流与推进区域和幼儿园在此项工作中的经验与策略。此次研讨会专家大咖云集,观点鲜活碰撞,我园全体教师通过同步线上观看,录播回放等方式参与学习。线上学习结束后,老师们对发言者经验分享中的闪光之处,展开讨论:例如,我们一般会让儿童用绘画、前书写等符号表征的方式来记录游戏故事,除此之外,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用相应的设备来采集和记录相关的影像视频。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我们随着孩子的镜头去感知游戏的现场。又如,我们常常会让儿童做游戏计划,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自我挑战日记的长线持续记录。教师和儿童都能在长线的观察、记录和反思中了解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也能在此基础上发现儿童新的学习方式出现的关键时机进行有意识的推动。
(二)园区教研、现场演练:明晰儿童游戏的指导要点。
5月份,为了提高园内教师的游戏课程的执行能力,锦园园区和白鹭园区分别开展“三一”推进观察教研,借助“5W”观察记录表进行科学的游戏观察、解读和支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成长为一名专业型幼儿教师,需要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反思与提炼中持续提升专业素养。
(三)乐于思考、勤思笔耕:梳理课程实施中的实践经验。
此外,还开展了议论文写作为主题的教科研专题培训活动。由教科室主任周祥微老师主持,全园教师分上午、下午两场参加了培训。聆听了教科室副主任叶佩佩老师的主题讲座《笔尖下的成长》,通过论文要素分析、优秀范文解析、现场研讨和分组论文修改等多形式互动讲解,分享了论文撰写的锦囊妙计。在教科室的带领下,教师积极梳理经验、勤思笔耕,2篇论文省级获奖,多篇市级区级获奖,申报的课题100%区级立项,两项课题推市。参评的4个游戏故事均区级获奖。
四、拓辐射——引领区域品牌提升
(一)等级创建优质园开放
为做好温州市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优质园辐射引领作用,我园作为2021年度省一级幼儿园创评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园,在2022年5月23日接待了来自全市各姐妹园的园长及中层干部们,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金全园长向大家做《聚力等级创建 助推品质提升》专题报告,以典型的案例,系统而又全面地将温十六幼白鹭园区等级创建的经验进行分享,为参会老师梳理了要点、开阔了思路。副园长郑纯碧、保教主任任纯纯以及保健医生朱金英分别从文件解读、保教常规、保健规范等方面向老师们详细地分享了幼儿园等级创建的关键经验。
最后,老师们还逐一参观了幼儿园的环境。在参观过程中,现场教师感受到温十六幼“以童年为本位、以游戏为载体,涵情启智、健体习心”的办园理念。走进雨天的生态乐园,孩子们穿着防水服、披着雨衣,专注地探索着、游戏着,这一幕幕别样精彩的雨中游戏场景,深深触动了在场的老师们,令大家赞不绝口。
(二)温大省培项目展示
2022年6月10日上午,我园承办了由温州大学主办的“新时代幼儿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省培学习项目。研修活动中,金全园长向大家作《乐享游戏,让每个生命灵动绽放》的课程理念分享, 从“课程背景与条件”、“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制度与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清晰地介绍。保教主任任纯纯进行了《野趣空间巧思巧用》的经验分享,详细阐述了温十六幼作为一个城市幼儿园是如何将户外野趣空间科学、充分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野趣生态的大自然课堂,在亲近自然的本真教育中获得发展。
邢晓雪老师带来的游戏故事《铁定能溜》,从儿童本位出发,生动解读了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成长”。
潘静老师的游戏故事《让我们荡起双浆》让大家看到了一块不起眼的自制漂浮版,在孩子们眼中却蕴含着千变万化的游戏。
园本研训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发展之源,唯有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素质提高了,才能助推园所全面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努力探索,大胆改革创新,使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工作更完善,更科学,更有实效。同时重视区域辐射作用,同温州幼教一起发展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