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小学教研动态

山海协作阔步前行——记鹿城泰顺龙港“教研共富”系列活动

作者:周晓玲     发布时间:2022.06.15     浏览量:

518日,鹿城泰顺龙港教研共富活动正式启动。在之后的两周时间里,温州市籀园小学积极响应教研共富,鹿城先行号召,陆续呈现了4场优质教研活动,为“城乡教研共同体”发展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

英语专场:基于学情差异开展有效阅读

518日下午的专场活动围绕英语学科关键能力之一——“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展开,以基于学情差异,开展有效阅读为基点,串联起教学智慧分享、素养阅读课例展示、课堂观察分析三个板块。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徐苗苗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创立了英语朗读者个性俱乐部,不同层次、学力的学生可自主选择相应的阅读作业,他们在适合自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素养。如何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在reading circles阅读圈的活动中跟上大部队,并学有所得?王如杨老师以培养“Question Raiser”为切入点,精准设计语言脚手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学,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课例展示环节,全体英语教师带着课堂观察量表走进课堂。每位老师按照预定的主题和分工,做了全面的课堂观察记录:有专门衡量时间的计时员,记录学生发言的计数员,以及具体监测学优生、中等生和潜能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表现的三个观察小组。

 在观察研讨中,有令人欢欣鼓舞的学优组学习方式分析;有各种学习样态的中等生群像;也有对潜能生感同身受的真情流露……一直陪伴、指导活动开展的省特级教师吴迎迎老师作点睛式引领,让各位老师对课堂观察结果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数学专场:基于知识生长的系列课教学研究

519日下午,籀园小学数学教研组积极响应教研共富,鹿城先行号召,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活动围绕基于知识生长的系列课教学研究——线面体的认识开展课例展示、评课议课、总结提炼等环节,向线上和线下的老师们展现了鹿城教师队伍扎实而颇具特色的教研状态。

林爽老师和孩子们携手呈现《小老鼠偷蜂蜜——认识厘米》。本课以孩子最喜欢的绘本引入,创设多种活动,带领孩子体验度量的本质是单位的累加,深入浅出,渗透核心素养。陈玲玲老师展示了《认识面积》一课。孩子们经历了什么是面积如何测量面积两个关键问题,从一维二维,在比较中学会了用面量面,并充分感受单位面积的正则性、运动不变性和无限可加性。黄央央老师带来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从大单元整合角度教学《数体积》,从度量角度设计不同层级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估测刻画三维的过程,打通一维、二维、三维的,让学生从直观感知走向度量认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建构体积的三维过程图式。

温州市名师欧景升老师结合课例,向现场及线上观看的三千余名教师介绍了籀园教研团队研制系列课的做法与经验。欧老师从系列课需要确定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整体框架、关键问题、学习路径等5个维度与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语文专场:基于学科项目化学习主题教研活动

526日下午,籀园小学语文教研组接棒前两场教研共富活动。本次活动包含课例展示、项目实践交流和学生成果展示。老师们在课堂上开展点对点观察,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参与面、参与点等角度进行观察,再抽测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从而检测项目化语文学习的效果。

课例展示由鹿城区教坛新秀鲍磊鑫老师带来《自相矛盾》语文项目化学习。鲍老师出示一封2000多年前的求助信,将学生引入自相矛盾的故事,搭建学习单、图示、连环画等学习支架,帮助学生了解古文《自相矛盾》的朗读节奏以及故事内容。结合一份《金牌销售的4W秘密》,学生化身小小销售员,在重卖矛与盾的过程中探究古人失败的其他原因,合作设计销售方案,组内分工模拟销售。课程结束后,现场老师分别就本次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学科本位知识、思维能力发展和合作沟通能力方面的课堂效果进行汇报。

浙江省教坛新秀鲍丹丹老师围绕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进行交流。鲍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典名著单元的语文项目化学习为例,介绍了云端共品名著,传承中华文化的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囊括确定驱动性问题、开展入项课、挑选名著人物、把握人物形象、设计相关文创、发布文创产品、组内相互评价等。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卷入,以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逐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

在反复的读和项目化学习的推进中,我感受到了四大名著的魅力。本次教研还请来了五(3)班的陈语淇同学以学生视角分享项目化学习的亲身经历。她讲述了从初闻项目化学习时的排斥,到通过入项课、cosplay爱上《水浒传》,到制作人物卷轴、水浒桌游等文创产品时的满满收获。

本次教研连麦了泰顺松垟和新疆拜城的老师们。松垟的蓝丹丹老师称,鲍磊鑫老师的课注重学生的语言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拜城的王静和李元吉老师称,作为一名教师,要顺应时代,不断学习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这次活动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龙港市实验小学的陈先其校长也带领两位老师亲临现场。陈校长称,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载体是项目,老师们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扎扎实实的实践。目前籀园小学已经走在前行的路上,希望各位老师在未来的教学中,推动项目化学习不断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各地老师交流后,温州市名师杨显攀老师以本次课例为例,和大家探讨了怎样的课属于语文项目化的课?其一,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二,学科本位知识和语文要素的落实;其三,用语文的学习方式开展项目化学习;其四,学习成果的语文性。杨显攀老师深度提炼总结在PBL(项目化学习)中如何推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强调教师要紧抓学生认知能力、人际能力、个人能力的发展,建构以学为主的课堂。

国家级名师引领:大单元识字教学主题研讨

530日下午,在国家级名师林乐珍的领衔下,籀园小学滨海校区语文教研组继续推进教研共富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由滨海分校四位青年教师一齐为大家带来二年级识字单元的课例分享。他们以完善旅行地图,介绍探秘之旅中的自然秘语作为该大单元的项目任务,分成多个学习单元展开教学。

陈洁老师展示课例《场景歌》。她带领学生去森林、动物园、农家等不同的场景中去旅行,探知自然密语,再从事物里发现文字的构字、字义之间的联系。 周乐云老师执教该单元第二课——《树之歌》。她延续上一节课的绘制地图的任务,引导学生对照图片上的树,发现名字的秘密(构造、特点),并在课文朗读中,发现树的秘语内涵。

课例展示后,周雅薛和林俐曼老师为大家带来《拍手歌》和《田家四季歌》的说课,意图从学理上帮助老师更清晰地梳理大单元识字的课例设计思路。周雅薛老师先用拍手歌介绍,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秘语,进而结合拓展资料,挖掘更多动物秘语,最后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以多种形式介绍动物秘语。林俐曼老师则通过让学生浏览旅行地图,朗读《四季歌》,多角度识字,进一步深入聊农事,理农事,促使学生发现生字与农具、农作物的关联,引导学生介绍田家四季,回归到旅行地图中去。

在点评分享环节中,国家级名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籀园小学副校长林乐珍娓娓而谈《有意思的大单元识字》一书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路。她指出,对比以往该单元的教学设计,在新的制作旅行地图这一学习任务群视野下,孩子们在《场景歌》中由老师指导着学,《树之歌》中扶着学,《拍手歌》里逐渐由扶到放,最后到《田家四季歌》自己尝试设计地图。随着学生们的旅行,他们的识字能力在系统地成长,语文核心素养在悄然间提升。

一课联三地,三地共研学,学习同步,思考同步,进步亦同步。我们将继续且行且思,且学且研,且联且享,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助推区域教育共富,使城乡教育迈向零距离,让参与同步教研的师生们共沐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来源:温州市籀园小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