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学员李思成长总结

作者:方海东 发布时间:2022.06.12 浏览量: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加“鹿城区方海东名班主任工作室”已经一年了。回顾这一年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生活,我深深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许这一年我并没有获得什么值得夸耀的荣誉,但在工作室主持方海东老师及其他优秀的成员和学员的带动、感染和帮助下,我能积极认真地参加工作室的每一次活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育,最重要的是思维发生了一些改变,收获颇多。同伴们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这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这一年来的心路历程总结如下:

   、理论学习,增进思想素质

参加方海东班主任作室后,我时刻以名师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时时以作则,处处为师表。为了能在名师培训中尽快成长,我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方面的能。认真的阅读教育专著寻求理论支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严守作纪律,树良好的师德形象。认真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作则,为师表,教书育,循循善诱。

       、名师引领,提升育

  参加作室以后,我得到了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如2021年暑期有幸参加了在瑞安实验中学进行的“班级文化体系”活动;2021年10月赴台州参加为期三天的学习,期间聆听迟希新等专家的讲座,观摩了优质班会课等等;2022年多次前往温州各个学校聆听优质班会课,参加全市优秀班主任的研讨活动、读书交流会等等。这些活动都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对我教育观、价值观的一大转变,从名师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孜孜以求”。

  他们用自己的亲经历启发我们做做事的道理,我深受感动。作室里的成员,虽然都作繁忙,但是作室的活动家都积极参加。我期待着每次的作室活动,随着次次的学习交流、次次的思想碰撞,觉得自己的理论功底在逐步提,这团结互助、充满学术氛围。作室的师各有特,每次的活动,我们都是互相问候、交流谈、畅所欲。在研讨会上方老师对关于班级管理和家校合作的经验介绍让我对班主任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方师的班主任作管理之三部曲——规范、引领、激励,这已经很好构建成了做好班主任作的基本框架。尤其是“激励”这一方面,他对班级货币的使用是常值得我学习的。方老师提到:“货币的本质是流通,虚拟的货币就应该假玩,弄假成真,让假货币成为真货币就会把教育弄乱。教室里的货币就应该运用到教室里的活动上。要把积分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他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我深信,激励可以让我们的学学得更加有激情,更加快乐,也得更远,但是激励要合理。所以,这也将是我从今以后要努学习的向。另一位杨老师的家校合作型班级化建设报告——插上另双翅膀,打开了我做好班主任作的另外扇窗户。还有很多其他师上的主题班会课都对我起到了很好的范作。在方老师的组织下,我有幸听到了一节温州市优质班会课一等奖的展示课。通过互动听课、研讨和交流,工作室的成员们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理论积淀,培育学术素养

  方老师常鼓励我们要转变思维,要做个有爱心和用心人。他鼓励我们多学习,并推荐了很多杂志、书籍供我们学习、研究。还送书给我们学习,我有计划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实自己,并努力做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我们工作室的微信群里,方老师提供了他自己的优秀案例、讲座,也有成员的学习体会、读书心得、论文等等,可谓百花齐放。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名师工作室,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四、反思总结,摸索中成长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反思。经历反思,相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教学如此,班级管理亦如此。回首一年的学习、工作,虽然有很多收获,但是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我的业务能力还不够强,参加的比赛太少,缺乏锻炼和实战经验。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实效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节班会课上都能有所收获。同时,还要即使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尤其是要即使做好记录。在完成工作室的几次任务,如总结带班方略、撰写班级文化体系时,我就发现自己平时记录太少。因此每次完成作业都要花很多时间去找材料,去回忆。甚至很多事情做完了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以后我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及时将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思考、谈话、活动等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进行反思总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弥补不足,发扬优点,用我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做好班主任工作。为期一年的方海东工作室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这段学习经历带给我的影响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