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飞鹰工作室研修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教师们借助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开展成长档案评价,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且全面地发展。本次研修就是以此为对象,如何巧妙设计档案页,如何用好档案页,从而激活成长档案的教育价值,在成长档案袋中看到儿童发展的轨迹,为教学提供依据,为课程加码助力。
【从甄别入手,诉自身之惑】
活动一开始,胡显芝老师请学员浏览现场的幼儿成长档案小集市,并按自己的执教年龄段选取一张心仪的档案页。分组入座后大家分享了自己选取这张成长档案的原因,也聊一聊自己对成长档案的困惑和见解。
【以理论学习,明档案设计】
根据大家的疑惑,胡老师在线解答,通过什么是幼儿成长档案袋、如何激活成长档案带的价值、灵活多变的成长档案袋类型、有活力的成长档案袋内容四个方面,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应该如何设计成长档案,让它成为反映幼儿成长的“动画片”,组织教育活动的“资源库”,架设家园合作的“信息桥”。
【附案例解析,解评价要素】
与此同时,胡老师告诉学员档案袋需要加上教师的专业评价才能成为真正的成长记录袋。并以学员最困惑和易忽略的幼儿作品评价为例,通过案例解析:我设计的书包和车轮滚滚画,让学员明晰从评价的要素入手,借助《发展指南》和《评价指南》等工具书做出有依据地评价,让学员知道如何去科学地评价幼儿作品。
【以实操演练,检研修成效】
活动的最后,进入活学活用的实操演练环节。任务一:胡老师挑选了小、中、大班常见的三种作品类型,请学员依据评价要素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任务二:根据“六一”游园活动要求,按年龄段创设一张节日的成长档案。
通过现场演练,让教师们能从学习品质、美术技巧技法、创意水品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幼儿作品,并能借团队智慧合作一张切合节日主题的成长档案,提升了研修的成效。
学员们对小班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学员们现场设计六一游园活动成长档案
小、中、大班成长档案
本次研修活动中胡显芝老师带领学员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三个部分提升对成长档案价值的理解,把握设计的要素,让档案袋成为幼儿成长评价记录袋,真正的用起来、“活”起来,为之后幼儿的档案袋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