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实现内容与素养的融合——记林彬工作室第7次活动

作者:林彬 发布时间:2022.05.21 浏览量:

 2022版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为了与时俱进鹿城区林彬名师工作室举行新课标培训会跟着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学习新课标。因疫情防控的原因,本次培训会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展

                     

 51814:30老师们准时扫码通过电脑、手机等形式,线上观看学习史宁中教授的讲座——《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施》

史校长在关于数学新课标的理念目标教学实施两个角度给我们做了精彩的介绍。

史校长讲课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又一次带领着我们领会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方向这次讲座让一线教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如何进行展望性的,前瞻性的一些研究提供了思路

数学新课标要求把核心素养目标落地,因为传统上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知识和技能。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上升高度层次,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史校长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还要关注知识是怎么获得。思考学生的结论是怎么获得的,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得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方法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在次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习数学,核心素养目标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对于学生及教师的要求,比知识技能要求更高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编审王永春老师提出:传统观念认为小学数学很简单,1+2不就等于三三七不就二十一过去我们觉得,不管三七二十一,你背会了就行了但是从现在角度来说呢,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行了。甚至说,1+2等于3也不能仅仅是通过数出一根小棒,再数出两根小棒,是三根来体现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层面上史校长也指出,我们的数学眼光既有直观的抽象的,还得思考数学背后意义

工作室的每位老师参与并认真学习了本次讲座。会后工作室成员们就本次讲座的细节与疑惑积极探讨,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徐海素老师指出:让“核心素养”落地,是她学习史宁中教授讲座后的最大感触。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要求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环节,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就是想实现内容与素养的融合,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

姜茹老师认为:数学教育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一致性是指无论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应当是一致的。发展性是指数学核心素养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对新课标理论性研究基础上,在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尝试教学。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善于吸收,长于研究,敢于探索,为利用融入核心素养的教材,实现内容与素养的融合做好充分的准备。

 

                                                          李晓峰    

                                                            工作室学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