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训,终于形成了《小夜灯》的掐丝珐琅课例。本周我校开展了《小夜灯》的试课活动,徐少珍老师负责组织,金环洁老师试课,全校老师既是研训对象又是课堂中的学生,也就是金老师是上课老师,其余老师当学生,课后交流研训。
第一板块:导入简介。金老师先设置情境,再用比较法,引领学生认识“掐丝珐琅”;了解景泰蓝及其文化价值介绍、传统高温珐琅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区别以及掐丝冷珐琅制作工艺。
第二板块:教师淬炼。
(一)观看微视频:掐丝冷珐琅的制作过程
1、绘制图案
2、涂胶
3、掐丝
4、点蓝上色
(二)强调制作要点
1、线条流畅:注意线条的走向、起点、终点、断丝处
2、接口严密:用剪刀竖立断丝
3、不倒丝,不漏丝:竖立粘丝
(三)温馨提醒
1、胶水不要涂得太多,否则很难晾干
2、每次掐新线条前,都要把金丝捋直了再掐
3、先掐大线条,再掐小线条
4、小线条(如眼睛)可以事先调整好形状,再粘在上面(不要直接在上面掐)
5、上色时,彩沙不要多放,可让其自然晕开
6、每次需要换色上色时,应先用纸巾把铲刀擦试干净
第三板块:学生实践体验、劳动整理。
第四板块:劳动成果分享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一起欣赏,请同学来点评。
第五板块:创意提升
第六板块:拓展延伸
(一)欣赏图片作品,感受不同制作方法的不同
(二)磨沙质感做法介绍
1、将彩沙+水+固沙原液混合上色
2、等画面完全干透后,加油性固沙胶 毛面:3、等干燥后,喷淋膜胶(提亮用) 亮面:3、等干燥后,上ab胶或uv胶
课堂结束,我们就马上进行交流研训,导入的设计比较好:情境导入法、比较法易让一个陌生的事物快速进入学生的视野、住人学生的心中,消除了学生陌生感,较好地引起学生对掐丝珐琅的兴趣。教师淬炼环节,要点明了、突出,过程清晰,使初学者很快能下手。创意提升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拓展延伸板块拓展了眼界,打开了视野。一堂“掐丝珐琅”课在不断地打磨研训中初展雏形,在之后的实践中继续研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