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初中动态

【温州市第二中学】共同体“高效复习主题活动”① 精准教学 高效课堂——温州二中九年级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

作者:蔡丽素     发布时间:2022.04.24     浏览量:

414日下午,温州二中与二十三中联合举办的九年级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由温州二中数学教研组长郑雪莲老师主持,活动分为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刘雪燕教师和陈鹏勇老师在九年级(7)班,(8)班开设公开课《图形 方程函数》和《网格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二是两位开课老师说课阐述课堂设计意图,三是陈楹老师和郑奔奔老师评课。

课堂展示一

刘雪燕老师的《图形 方程函数》一课从一道常见的习题引入,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用函数、图形解决方程问题,感受三者的关联。然后选用一道与中考题相近的题目作为例题1,设置三小问,涉及计算求解,逻辑推理,学生需要进行分类讨论,构建模形的思考过程,再运用函数,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刘老师注重引导启发学生从函数的眼光,图形的运动角度思考问题本质,揭示题目内涵,让学生感悟当运动的图形静下来,可以得到方程。例2的安排是从运动的图形出发探索线段的最值问题和路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画图进行直观想象,探索运动中的线段变化,发现建立函数模型,运用二次函数知识,能够解决问题。

课堂展示二

陈鹏勇老师的《网格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一课关注通法通解,以学生熟悉的网格为背景,设置角已在现有格点Rt△中,角的顶点在格点上,角的顶点不在格点上,从不同角度求三角函数值,再变方格为矩格、菱格,再变成坐标系中的一次函数夹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培养学生利用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和通用解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构造直角三角形,转角,等积方法解决问题,产生了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达到了对通法通解的运用。

 说课展示

在完成课堂任务后的交流研讨磨课环节中,刘老师和陈老师依次从课题选材由来,课堂整体设计意图,例题练习设置意图,介绍让课堂更加精准有效的具体措施,分享了在群策群力的备课组交流过程中的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助力。

精彩点评

在完成课堂任务后,陈楹老师针对第一节课开展了主题为“数形结合,动静结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精彩点评。点评中,她首先揭示了选择例2的原因在于例1的问题设置方向是从函数出发结合图形,再让动态图形静止定住,从中找出方程,而改编补充例2后是从图形出发构建函数模型,从而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图形,这样函数到图形,图形到函数的两种类型学生都遇到了。然后对比分析了磨课中例1的两种设问方式,原来的开放式设问,范围太大,导致课堂低效,选用原题的设问让学生目标更加明确直接,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郑奔奔老师针对第二节课开展了主题为“多角度多方法,开展深度复习”的精彩点评,郑老师提炼了本节课的问题串,并结合本节课归纳出复习课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题型进行深层次挖掘的有效性,提出一个知识点可以衍生出多样的题目,一类题型可以寻找到多种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紧扣核心,再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尝试多方法、多角度地解答。实现多解归一,让学生的思考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在已经牢牢生根的树干上再开枝散叶,再落地归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这一知识点或题型的系统认知。

最后,温州二中郑雪莲老师总结到两节课都从中考题型角度去选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高阶思维的开展,精彩地体现了九年级复习课的精准高效,课堂中开课班级的学生积极思考,思维活跃,勇于发言,解决问题出色,就可以从学生角度反馈出课堂的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和教学搭建了学术研讨的平台,让同行们在交流互动中对精准教学,高效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助力大家日常教学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