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基于单元整体,回归音乐本源”2021第二学期鹿城区中学音乐学科备课会暨16学时培训会在温州市实验中学举行,由温州市实验中学陈姬姜老师主持活动。为切实做好防疫期间的教研活动,鹿城区中小学音乐老师以线上的方式参与了活动。
一、音乐教材分析
来自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杨淑然老师结合初中阶段不同年段的相关单元,对八年级下册教材所有单元做纵向与横向知识梳理。而后,杨老师针对第三单元《山野放歌》展开具体单元设计分享。杨老师以衬词巧妙衔接七年级民歌知识点,引出山歌,并通过演唱、欣赏、辨析等方式,设计循序渐进的单元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参与、体验、表现山歌,领略不同地域山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单元设计最后,杨老师再次将视角拉回民歌,形成单元首尾呼应的同时,也为初中阶段民歌学习画下句点。
二、精品社团示范课
温州市实验中学娄绍洁老师及温州市实验中学交响乐团为老师们带来交响乐团的日常排练展示,演奏了交响曲《斯拉夫舞曲》No.8以及《我和我的祖国》。娄老师从主旋律乐句特点入手,通过亲自演唱的形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主旋律乐器与伴奏乐器的音色特点需要,同时结合时代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到乐曲传递出来的浓厚的爱国情怀,并针对性的选取了个别乐器组进行单独演奏,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联排。娄绍洁老师激情澎湃的指挥以及精确的指导很快调动了学生们的情绪,展示了一个乐团指挥的核心作用。
三、公开课展示
温州市实验中学金婧怡心老师和八(7)班的学生为大家展示了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中的欣赏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金老师从“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入手,通过学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信天游从抒发个人情感到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总结出信天游的音乐特点,并横向整合了同单元的不同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上去高山望平川》以及信天游《兰花花》进行听辨,总结山歌不同地域的风格特点,最后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中,让学生感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师生间充满情感的合作演唱,环环相扣的设计,情感的推进以及对传统音乐与时俱进的升华让与会老师们收获满满。
四、评课
课后,温州市实验中学陈姬姜老师对本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在整体流程上,学生通过学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演唱中感受到信天游的魅力,以及对比传统信天游《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感悟新民歌在演唱形式、思想高度的发展,到最后欣赏《华阴老腔一声喊》,让学生们关注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整体环节设计巧妙,课堂节奏恰到好处,对新老师把控课堂的能力表示赞许。
五、《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规划》微讲座
鹿城区音乐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项雅丽老师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规划》微讲座。首先,项老师从以课程标准规划单元、以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学习水平为依据、依据教材作品的内涵价值以及遵循课程的刚性“时限”四个维度,对音乐学科单元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核心内容进行描述,并提供了单元规划的多种方式,让我们用关联、整合的思维看待问题,开阔视野。分享结束后,项老师作了对上学期的工作回顾以及这学期的工作部署,同时提出对今后教研工作的深切期望。
六.《节奏型在打击乐中的运用》工作坊
下午,全国优秀器乐指导师、温州市交响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来自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音乐老师魏宁以工作坊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节奏型在打击乐中的运用》。项雅丽老师携鹿城区未来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了线下学习,全体16学时学员、市级项雅丽名师工作室学员及温州大学音表、音乐学、舞蹈专业的同学们参加了线上的学习。
魏宁老师幽默的语言、精确的示范、精彩的演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她通过常见多种打击乐器配乐方式、常见音乐风格的典型节奏型以及为乐曲、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的实例等内容来分析研究打击乐的配器原则和节奏编配原理,与大家探讨其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规律。她设计了多种现场互动方式,让在场的学员充分参与学习的过程,两个多小时的讲课,干货满满,学员们意犹未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们只有不断的修炼、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营养。本次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音乐教师间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更是促进课堂教学不断进步与成长。只有自身功力过硬,才能培育出一批“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音乐人才。让我们一起做一名有“底气”的音乐教师!
(供稿:金婧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