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小学承办区指向“未来教育”项目化学习第四次推进会顺利进行
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持续推进区域项目化学习工作,12月16日,鹿城区指向“未来教育”项目化学习第四次推进会在温州市城南小学城南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新课标·新学习@当下与未来”,学科涵盖语文、数学、美术,分别安排在三个分会场,同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鹿城区首席教育顾问胡玫、鹿城区教育研究院书记、院长李烨、副院长陈慧诚、小学部和综合部研训员等线下参会,全区小学、幼儿园教师线上观看直播。
课堂展示
温州市城南小学虞真真带来了语文学科《神话连环画》项目化学习课。虞老师整合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单元)并结合真实问题情境“弟弟妹妹们爱看连环画”,提出了“如何画一本连环画”的驱动性问题。执教时,她首先引导同学们通过小游戏回顾自己阅读过的神话故事。接着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和“神奇想象”三个角度,评选出两本最佳连环画,并通过小组的成果汇报与项目化过程介绍,借助评价量化表去评价、讨论和修改项目化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真实运用课内所学,反复经历语文学习实践,进一步明晰了神话的文体特点。之后,城南钟丽妙和瞿林颖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数学学科《我是节水大使》和美术学科《家乡的古塔》项目化学习课。
单元说课
温州市城南小学倪洛阳、李琴琴、林子羽等三位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上述三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说课展示。每位老师均能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并形成丰富多彩的项目成果。这充分凸显了项目化学习课堂教学的特质,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尽可能地尊重其个性特长。
课堂点评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学科研训员杨伟燕、数学学科研训员周晓林、美术学科研训员周晓玲等三位老师分别就该学科教师的项目化课堂展示进行点评,并作深入的分析和研讨。杨老师以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课堂《神话连环画》为例,特别指出在教学时,对项目的定位上,教师设定的情景是模拟学生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但也需要注意不能脱离学科本身的学术性。
经验分享
温州市城南小学陈欢副校长作《困境与突破:小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与思考》的学校经验分享。陈校长按照“学校项目化学习整体布局”、“项目化学习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三大纲要,阐述了城南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历程,曲折而创意迭出,其出色成效可以感知。最后还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敲开未来学习的门,让孩子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活动中,温州市鹿城实验幼儿园何丹园长以《超学科理念下的学习创新:幼儿园STEAM教育的实践》为题作学校经验分享;温州市马鞍池小学黄凤鸣老师带来了《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以AI护花使者为例》;温州市实验小学的苏娜老师阐述了《主题活动到大单元学习:数学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究》;温州市城南小学邵诗晴老师分享了《基于真实情境搭建科学素养与教材通道》;温州市第五幼儿园王缤瑞老师呈现了《幼儿园小班活动项目学习案例——一方小方桌》。
圆桌论坛
在“幼小衔接与家校协同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上,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科学学科研训员徐洁茹老师、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校长徐跃华、温州市鹿城实验幼儿园园长何丹、温州市城南小学林晓敏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七幼儿园樊晶晶老师、温州市城南小学家长代表曾永峰等分别从教研、管理、教学、家长的视角,围绕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形成了“幼儿园与小学、学校与家长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应把握适当的‘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切换角色,亲密协作,有效地助力孩子在学习中的成长”的共识。该环节独具魅力的特色打动了在场听众的心。
专家引领
鹿城区首席教育顾问胡玫作专家讲座。她以“项目化学习的持续拓展”为主题,提出了六大拓展方向和和五大拓展内容,并强调了践行项目化学习的四个“坚持”和两个“可视”。这场讲座拓展了在座听众的视野,深化了大家对项目化学习及“未来教育”的认识。
活动总结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李烨院长作活动总结。她盛赞学校承办此次活动的用心和成效,期待出现更多的本土教育的项目化学习途径和出色成果,并勉励各校持续推进“未来教育”。
此次活动是继温州市第八中学、温州市绣山中学、温州市第三中学后鹿城区整体推进项目化学习的第四次工作会议,也是我区第一次围绕“幼小衔接与家校协作开展项目化学习”主题研讨会。这体现了我区在落实新课标,推进项目化学习方面的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