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小学教研动态

聚焦科学“新课标” 开展教研新实践——鹿城区小学科学新课标备课会暨毕业班学业质量分析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4     浏览量:


为了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提升科学课堂的有效性9月16日,鹿城小学科学新课标备课会暨2022届毕业班学业质量分析会在温州市实验小学举行。鹿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洁茹老师莅临指导,全区科学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活动分为课堂观摩、观点分享、课例点评和活动总结四个环节。

课堂观摩环节。第一节课,温州市实验小学孙佳桢老师带领四(8)班孩子一起探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孙老师先通过“找声音”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产生对耳朵的研究兴趣然后学生阅读资料信息,人耳的功能进行猜测。再通过观察体验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层层递进的学习,形成怎样听到声音完整的科学观念最后出示听诊器、雷达等耳朵的仿生学产品,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将学生的研究兴趣延伸到课后本课目标指向明确,模拟实验材料改进独具匠心,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架与载体,教学进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孩子们兴致盎然地经历了“耳朵”的探秘之旅。

 

第二节课由来自温州市瓯江小学陈晓飞老师执教。陈老师带领五(3)班孩子学习《光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吗一课,通过“照亮黑暗中的苹果”导入,打开学生对光的传播路径的思维。然后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有依据的猜测、实验验证、研讨交流,得出“光在传播中遇到不同物体会有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的现象”。最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窗户窗帘材料的选用、日食月食的成因进行分析。本课实验材料选用别出心裁,将颜色深浅来确定物体的细节,可操作性强,有结构的材料,又促进了学生对光的传播遇阻规律性的认识。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

 

 

 

观点分享环节。温州市实验小学程茜剡老师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心得和孙老师的课,带来《巧用模型建构  助力观念发展》观点分享她认为孙老师的一课前后呈现的不同类型的模型:人耳平面解剖图,简易实物模型3D虚拟模型逐层递逐渐抽象化有效地让学生发展了模型建构科学思维,践行了新课标新要求。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潘雯雯老师同样结合新课标,对陈老师的课进行《好“科”多磨,成就课堂》观点分享她认为,新课标更加注重概念、大单元教学。由于《光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阻碍吗在单元教学中是承上启下的,一开始,陈老师就从新课标和学生视角多次打磨,着力让学生科学探究中形成科学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气,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发展科学素养。

 

课例点评环节。省特级教师朱小雪老师对两节现场观摩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认为科学课教学已从关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过渡到了关注智慧的提升。新课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她认为孙老师的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实验、查阅资料等学习方式,完成了模型建构,发展了科学思维。陈老师的课提供不同材质、厚度的有结构的材料,体现了对培养科学思维的关注,值得肯定。同时建议扩大实验材料范围,选用不同颜色、各种液体,来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物体对光的传播的阻碍。

  

活动总结环节。鹿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洁茹老师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发言。徐老师认为将新课标转化为新实践,关键要认识到新课标“新”在哪里,变化的部分就是教研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她从初小衔接角度对科学新课标,现场进行了系统性解读。强调小学科学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为初中科学教学打基础,实现初小一贯化教学。徐老师还对2022届毕业班学业质量做了分析并指出新课标不仅对教学,而且对评价都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命题方向将更加侧重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考查。

 

 

 

供稿:温州市实验小学科学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