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源
首页
> 校本研修 > 培训资源 > 小学资源

温州市鹿城区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2     浏览量:


温州市鹿城区学校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温州市实验小学                 申报时间:9.15

    

项目名称

“新课堂”中“六新学规”过程性评价的专题培训

项目负责人

谢作长

职务

谢作长

联系电话

15825664229

参训人数

184

申请学分

24学分

研修起始

日期

2022.9.1-2023.8.20


(一)项目简介(项目背景、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预期效果等


培训目标人群:小学所有学科所有层次的教师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解决教师在“新课堂”中“六新学规”落实的怎样,如何对每一位学生学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段中、全校教师学习会两个层面展开理论学习、课例研讨与展示、专家点评与指导、教师经验交流以及校级评比等,从而提升年段组教师探讨氛围,点燃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

预期成效:在培训中让教师掌握“六新学规”评价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师构建小学“新课堂”的能力,全面推进课堂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二)具体目标(目标具体明确、清晰可测;表述简明扼要、逐条列出)


1.通过多层级的理论讲座,全方位了解“新课堂”、学习素养、六新学规以及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学习素养植根于学科课堂教学中,激发教师课堂变革的热情;

2.通过典型课例以及一些具体措施的观摩与剖析,在专家引导下,能掌握不同学段每项学规过程性评价的一些具体措施

3.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过程中,能运用学到的一些学规过程性评价的策略,让评价对学生学规的养成起到反馈和激励作用,使得在“新课堂”建设过程中把每一项学规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推进课堂变革


(三)设计思路(建议围绕项目目标、内容、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结构图表达项目设计思路


落实“六新学规”,发展小学生学习素养,进一步推进”新课堂“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着力从一线教师教学需求出发,开展本次校本研训。因此本项目采取研训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遵循“理念释疑——实践探索——经验共享---以评促用”的思路,通过专家讲座提升教师对“六新学规”的认识,接着依托教研组以及个人的探索,在全体教师学习会上推出典型课例展示与研讨以及六新学规培养经验分享等,促进教师走进落实“六新学规”的实践,感受其可行性。接着学校搭建“学规示范班和学规达标班”评比活动,在上述培训的基础上,推动全体教师参与到该项目的校本研训,促使校本研训的迭代开展,促使对“六新学规”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多典型课例的出现,更多的培养策略在全体教师学习会上被分享,在一轮一轮的迭代中,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本培训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的框架结构图如下:

 

 

模块一:专家引领,理念学习

本模块通过专家讲座,在专家指导下让教师深入理解六新学规,明白六新学规、学习素养以及我校学为中心下的“新课堂”之间的关系,让教师体验到掌握六新学规培养策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模块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六新学规培养策略

通过对“六新学规”、学习素养以及“学为中心”课堂有了理论上的引导,教师感受到了培养“六新学规”的必要性。在本模块,教研组和教师个人投入到如何培养六新学规的探索中,推出典型课例,在“全体教师联合教研学习会”上进行展示和研讨,在专家指导下,让教师感受到培养六新学规具体策略,激发更多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研究热情。

  

模块三:探索六新学规过程性评价策略

在教师和教研组探索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一些“六新学规”的培养策略。因此在本模块,学校以年段组为单位,依托学规示范班达标班评比、做成一件事以及年段研讨等,研制每项学规的评价策略,并运用到每个班级,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修正每项学规评价的策略,最终实现学规过程性评价的完美策略。

 

模块四:以评促用,研训迭代

通过上述的培训,学校搭建“学规示范班、达标班”评比活动,关注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本项目培训中,更大程度推动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参与到探索和落实“六新学规”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中,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深入推进课堂变革。

 

 


(四)课程总表


研修

模块

研修内容

研修时间

研修形式

学时

主讲或主持

(简要荣誉职务)


专家引领

互动交流

理念释疑

重构学规:学习素养视野下的课堂变革

22.9

讲座+全员研讨

2

谢作长  特级教师


小学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与方式

22.9

讲座+全员研讨

2

陈荣荣   省评价室教研员


专家指导

课例展示

探索培养策略

合作、质疑学规培养课例+专家指导

22.10-12

观摩+研讨+专家指导

2

林彬  特级教师


表达和自学学规培养课例+专家指导

22.10-12

观摩+研讨+专家指导

2

施东荣  市名师


倾听和整理学规培养课例+专家指导

22.10-12

观摩+研讨+专家指导

2

陈聪聪   市名师


专家指导

经验交流

探索评价培养策略

低段倾听、表达、整理的过程性评价

23.1--6

经验展示+研讨+专家指导

2

张坚鸥   市名师


中段整理、合作的过程性评价

23.1--6

经验展示+研讨+专家指导

2

廖贵慧   市三坛


高段质疑、自学的过程性评价

23.1--6

经验展示+研讨+专家指导

2

李建妙   市名师


小学六新学规的过程性评价

23.5-6

经验展示+研讨+专家指导

2

谢作长    特级教师


以评促用

 

研训迭代

学规示范班、达标班评比

22.1和23.6

实践

6

李建妙   特级教师


(五)研修作业要求请逐条清晰列出


1.理论培训

1.围绕培养“表现性评价”这一主题进行基于某一项学规写一篇论文和经验总结。2.学习心得体会一篇,要求内容原创、详实,800 字左右;

2.参与式培训

1)积极参与研讨小学六新学规过程性评价的具体策略;

2)积极在班级实施小学六新学规的过程性评价

3)积极参与学规示范班和达标班评比活动;


(六)学校审核意见

 

 

 

 

 

 

校长签字            单位盖章

                                 


(七)区教育研究院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