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资源
首页
> 校本研修 > 培训资源 > 学前资源

【温十六幼】温十六幼2022学年第一学期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0     浏览量:


随着教育部关于教育共富理念的推进,及鹿城区“未来教育”的实施,温州市第十六幼儿园作为温州市首批课改样本园,在实施创生取向的“三生五场”自然游戏课程实践中,本着创新、发展、实际的原则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园教师专业能力不同层次的提高。本学期现将我园一年来的园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教研共富”新模式

我园在持续建构并实施“三生五场”自然游戏课程中,要求教师在畅玩场自然游戏中观察、解读和敏感捕捉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适时生成游戏学习案例、户外教学活动、项目活动或主题活动。但是不同层级教师在课程创生中出现了种种困难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差异较大,影响课程创生质量的优劣

为了发挥不同层级教师在课程创生中的积极作用,集团园尝试通过建构课程创生教研共同体将各园区教师进行自选分层,建构包含园内教师和园外专家的教研共同体以园长统领、各层次教师分别师徒结对,建构逐层渗透式教研共同体聚焦课程创生开展教研共同体实践制定并尝试教研共富:教师游戏观察能力提升园本研修》培训课程。研修项目具备形式创新、内容聚焦、个性评价、双维成效的创意亮点:

  (一)创建共富团队——教研共同体达成专业师资的价值最大化

本项目的设置通过对幼儿园不同层次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研究整合了在地专家资源和园本团队资源,组建由温州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园长、教学管理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新苗教师联合组成的不同形式教研共同体,以提升教师游戏观察能力为目标,开展专家就在身边、人人都是专家地引领、陪伴、互助共生式园本研修达成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共富”资源价值最大化

  (二)创新研修路径——游戏观察教研,有序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本项目紧扣教师的游戏观察能力要素清晰设计模块内容,并通过“园本教研共同体、分层教研共同体、三一教研共同体”的研修途径,以引领式研培、自主式研修、互助式研讨为基本形式,达成游戏观察的理念认同,明晰自然游戏观察的教育价值和目标确定,掌握并应用园本化游戏观察方法和工具,提出并实践游戏支持与回应的建议和策略,从而整体提升教师的游戏观察能力。


  (三)创意研修评价——分层作业单:个性化检视教师研修过程

作业是审视研修成效的重要工具。研修项目最终通过分层递进式的研修作业评价单来评价培训效果,即:通过专题培训心得检视教师在园本课程的理念上是否达成一致共识;通过游戏观察案例检测观察记录方法;通过素养大赛检验教师在游戏观察能力的实践应用上是否真正得到提升。

二、创:雨天教研新内容

“三生五场”自然游戏课程的晴天模式已形成范式和模板,本学期,我们尝试基于已有的“晴天”自然游戏经验,展开幼儿雨天户外自主游戏的探索。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也随着课程需要而而发生着改变。

老师们调研、分析雨天生态乐园所蕴含的自然资源——到尝试探索雨天环境下,更利于孩子们游戏的材料——再到分析、研讨雨天游戏方案——最后形成多个雨天班本课程、雨天项目活动。打破幼儿园在传统模式下的雨天只能在室内活动的默规,天气的课程活动为参照模式创新了雨天”模式下的自然游戏课程实施方案。


三、显:双维推进显成效

本学期园本研修从形式和内容双维进行了创新和拓展,达成了教师成长和课程深化的多重成效教师积极参与研修的热情高涨,整体满意度高。

(一)成果

1.形成雨天课程资源库:(畅玩场的游戏故事+悦动场、爱阅场、探秘场、蒙艺场的活动案例+五场融合的班本主题、项目活动)。

2.积极撰写雨天自然游戏相关的教科研材料,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教科研交流和评比,并发表。

3.通过教研共同体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多元参与课改经验交流、引领辐射帮扶活动形成经验报告、范本案例

(二)成效

1.自然游戏课程环境更具特色,生态乐园空间资源十分丰富,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更加丰富科学。

2. 形成常态化晴雨天气双模式课程实施路径,得到家长高度配合,大大满足幼儿自然探索、游戏学习的发展需要。

3.形成了教研共富的新型教师专业成长生态各层次教师在逐层渗透式师徒小组中找到了身边的“专业力量”——园本化专家资源,借力互助携手成长让教师的游戏观察实践更有专业底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