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校本培训活动过程记录单
学校: 温州市第二幼儿园
活动主题 | 看见儿童,让项目自然生长——幼儿项目化活动的优化研讨 | 活动时间 | 2022年12月7日 |
活动地点 | 江滨园区多功能厅 | 主 讲 人 | 陈培、李晓红 |
参加对象 | 翠微园区教师 | 活动负责人 | 陈培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热身活动 思考: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请以你的理解写下一个关键词贴到黑板上。 互动: 请个别老师对关键词作解析说明,大家达成共识。 梳理 : 概括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概念。
二、理论学习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理论加实例介绍
三、案例分享 大班项目化学习案例《玩转纸牌屋》,分享者:印温瑞
四、交流研讨 (一)互动交流 1.对项目活动《玩转纸牌屋》开展小组PDQ反馈(一个亮点、一个建议、一个疑问) ——讨论和记录 ——交流和分享 ——小结 (二)研讨优化 1.在项目活动《玩转纸牌屋》中孩子们的真实兴趣和问题是什么?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意义在哪里? ——个别教师分享。 ——真实兴趣:纸牌能否搭建成房子? 小结:价值判断:项目的真实性、探究性、挑战性、操作性。 2.驱动性问题是否易于幼儿理解的、具有驱动性和探究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自由讨论交流。 ——可以怎样调整?说出你的理由。(小组讨论并优化设计) ——调整后的驱动性问题能指向关键概念和能力,该项目的关键概念是什么? ——从前期拓展到尝试探索,再到自主创作,驱动性问题能体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推动整个项目的进程。 小结:确立驱动性问题时需要教师多倾听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记录、梳理与归类。 3.项目成果的公开方式是怎样的?成果价值体现在哪里? ——教师自由回答。 ——产品式发布、海报式发布、演说式发布、体验交互式发布 小结:项目成果的发布体现了幼儿对纸牌的立体建构的探究结论的分享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观点。成果展示的目的并不是展示精致而美观的作品,而是要展现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庆祝学生自己与团队共同完成了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有仪式感和获得感。 4.驱动性问题和项目成果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 ——教师自由讨论 小结:需要考虑驱动性问题与项目成果的逻辑关系,项目成果是否回答并解决了驱动性问题。 5.在知识与能力建构阶段,教师是如何创设学习任务、提供资源和支架去支持幼儿的发展?实效性如何? ——针对这两个问题,小组讨论并绘制思维导图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阐述。 小结: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和教师都有着不同的担当。儿童亲历发现、提问、探索、表征等过程,教师则细致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支持。 1.学习计划 2.思维支架 泡泡记录纸、房子记录纸、时间轴 3.成果发布 4.互动交流 活动总结: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优化项目课程的实施,如何把握幼儿核心经验与核心能力的发展,发现和分析幼儿的真实兴趣和问题并给予幼儿适宜的教育支持。 核心点:如何让孩子获得更为真实的探索和体验。 项目的实施策略: 1. 儿童视角是首要 2. 教师支持是关键
| ||
活动反思 |
在这次的活动中,大部分成员都能参与讨论,大胆交流,虽然是有思维的 碰撞,但是大家在在表达观点与聆听分享的过程中不断理清学习的思路,同时也不断转变观念,以儿童视角去思考,看见儿童,让项目自然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