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立足学习新常规,发展学习高品质,提升学习优成效。8月26日,翁振辉副校长带领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综合等七个学科教研组长认真研读《温州市初中生学习常规》,并对本学期各学科的学习常规做了相应的任务布置。
语文
温州二中语文组在滨江校区图书馆展开研讨活。就“下半年学科研训活动工作计划”、“互联网+义务教育”和“自主选课学分培训”展开部署工作,
语文组2022下半年重点工作,首先要以“新课标”为统领,助推初中语文课堂变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着眼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聚焦学习任务群,用好统编教材,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水平。其次要常规教研为载体,探索“大单元”教学路径。全组教师应当聚焦大概念、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教学,着力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在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水平,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第三要以作业、命题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双减”举措,开展实践性和体验性等素养立意的语文作业的实践研究。互联网+义务教育方面,还对开课节数、研活动次数以及活动系列报道数量做了详细要求。最就自主选课学分培训的种类、时长、地点做了详细要求。
数学
数学学科全体教研组集中学习研讨《鹿城区中小学“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试行)》。
学科教研组组长郑雪莲老师带头组织全体成员,针对文件要求进行探讨学习。“学习新常规”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突出以学会学习为主,培养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品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习新常规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教”的层面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学”的层面要实现“四个发展”。
另外,“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分为系统管理、学规方向以及特色项目三个部分,与会老师们对考核的具体细则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并对制定学习新常规过程记录表进行热烈探讨。
而后,教研组分三个年段对“学习新常规”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探讨。
七年级段教研组老师们结合文件要求,针对课堂,对如何培养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听讲、讨论、观察等多方面习惯进行了讨论,希望学生能做到课前有序准备,课堂紧跟老师思路、主动思考并能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刘雪燕老师强调“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作业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只有对作业的正确规范批改、及时恰当反馈,才能更精准的分析学情。作业管理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自主订正、反思的能力,并养成能针对相关问题自主整理的习惯。
英语
英语组开展了以“学习新常规”为主题的教研会议。本次会议不仅有教研组长对“新常规”的细致解读,也有优秀教师代表实操的经验分享,干货满满。
会议伊始,英语教研组长孙如媛老师先就鹿城区中小学“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进行细致的解说,从系统管理、学规方向、特色项目等方面一一阐述,并提炼重点,引导在座老师将学习新常规纳入教学计划、举行有关学习新常规的专题探讨、对学习新常规进行过程性评价等。孙老师指出,在课堂上,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问题梳理和错题整理,并帮助形成寻求合适途径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各种举措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倾听他人、承担小组合作任务,真正以“新常规”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落实“新常规”需要教师发挥思考,利用量化考核等方式将其可视化,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针对这个话题,英语组的优秀老师进行了经验交流。
李虹瑶老师提出了“学科积分奖励制”,学生在课堂和课后作业的表现都能转换为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换取相应的礼品。在积分和礼物的鼓舞下,学生的课堂状态和作业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金文侠老师则将学生的常规表现纳入期末总评,从订正情况、课堂笔记、作业质量、作文分数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的加减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金老师还注重家校互动,合理地安排课代表的工作,一系列措施使所带的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王妙之老师则着重分享了适用于滨江校区学生的一些方法。首先,王老师分析了滨江校区学生的学情,再针对学情谈自己班级的一些落实学习常规的有力举措,为即将加入滨江校区老师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最后,黄雄飞老师以“初三那些事”为话题,分享了过去一年九年级备课组针对中考的一些方法和心得,就听力口语、阅读完型、作文等方面讨论了训练方法,也提醒新初三教师关注省编作业本的导向作用,新七八年级老师可以尽早将中考词汇表纳入平时的教学,为中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次会议为新学期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注入新的动力。会后,英语组老师将分备课组进行教学“新常规”的进一步讨论,结合本次会议的成果和经验,整合出英语学科的具体要求,为新学期的到来和“新常规”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
科学组于8月26-28日开展了“新集体,新课标,新常规”主题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教研组组长林宏达老师对上一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对于新学期的教学安排,林老师提出,设立学习新常规可“精细化”学生管理,进而促进学生落实学习任务。
随后,全体教研组教师就学习新常规的内容展开讨论,总结出科学学习新常规应包含“课前准备”、“课堂笔记”、“课堂参与”、“作业及时”、“探究实践”五个维度,其中“探究实践”维度应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多样化的考核标准。
为制定“探究实践”模块不同的内容,各个年级的备课组分别进行了讨论。
七年级备课组认为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结合新课标的增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要求,决定以“参与课前课后实验导学”为考核内容,并对课本进行了剖析,确定了实验导学的具体内容。
八年级备课组考虑到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原理与方法,因此应着重“探讨课堂实验原理与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九年级备课组认为学生即将面临中考,考验多种能力的实验探究题是学生需要攻克的重点及难点,因此把“分析实验探究的典型例题”作为考核标准。
此次教研活动基于科学学科特点和各年级学生的学情,制定科学学习新常规的主要内容和落实方案。期待落实之后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发展规划,共谱二中的新篇章。
社会
8月26日,我校社会组于滨江校区开展“学习新常规”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组长黄峥老师主持。
根据《鹿城区中小学指向“未来学生”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行动实施意见》,深化课堂变革,提升学习品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学生”,这要求学校大力推进“学习新常规”建设行动,并遵循五育融合、学为中心、诊断改进、迭代发展四大基本原则。
我校社会组教研组长黄峥老师针对鹿城区中小学“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进行详细解读,此项考核分为系统管理、学规方向两大指标,其中系统管理从课程管理、组织管理、作业管理、知晓程度四方面展开评估,学规方向则作出会规划与自主、会思考与创造、会合作与分享三项要求,另有特色项目作为额外赋分。
为落实学习新常规各项要求,有序推进我校教学建设发展,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学习新常规过程记录表,社会组全体教师对表格记录内容、具体要求、操作形式等问题展开积极地讨论和研究,最终明确课前准备、课堂笔记、课堂参与、作业及时、课后拓展五点。
随后,各年级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就“学习新常规”制度进一步深入学习。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力图将“学习新常规”落实为教学常规,从而优化教学质量,引领学生发展,实现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体育
体育组在体育组办公室集中学习研讨《鹿城区中小学“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试行)》。由学科教研组组长王晨老师带领组织全体成员,针对文件要求进行深入的探讨学习,立足我校校情、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就学习常规制定与落实开展讨论。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教学规律、原则而提出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它是教学科学化、最优化的某些具体体现。制定执行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陈宫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保证,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守纪律、讲文明、爱公物、懂礼貌等优良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习新常规”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突出以学会学习为主,培养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品质。同时,教师要重视学习新常规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深化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教”的层面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学”的层面要实现“四个发展”。
另外,“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分为系统管理、学规方向以及特色项目三个部分,与会老师们对考核的具体细则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并对制定学习新常规过程记录表进行热烈探讨。
上官梦梦老师则根据“新常规”的指导向我们组内老师分享了“项目化学习”。她提到“真实情境”的创设是需要在第一次课上就要让学生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并且有参与的欲望。这里提到的驱动性问题是一个能够连接学习目标和项目过程的问题,它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需求以及寻找解决方案的欲望。那么如何解决问题,并且要求是在完成的学业的过程中有目的性的解决问题。到最后的公开成果要落实到物化,比如手册、模型、一幅画或设计软件等。
当然我们的内容主题都是围绕课程标准。整个框架是有三个课型,导引、探究、展示。探究课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可以多课次,内外结合,根据项目整体目标拆分小目标再设计任务清单,自己相对应的驱动性问题。这个环节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学生的成果可能需要进行多次修改,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我们计划好的前几次的展示放在探究课当中,不断试验找到最佳的学习模式,将成果物化。
追本溯源,学习规范的落实不仅需要学生行规到位,更需要教学常规紧跟,而管理、指导、评价体系则是必经之路。
综合组
8月26日下午,综合教研组对《学习新常规》的要求进行了主题学习和探讨。首先由综合教研组长张静静老师向全体组员介绍《鹿城区中小学“学习新常规”考核细则》的内容,帮助大家初步了解“学习新常规”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便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适合综合各学科的《学习新常规》评分表。接着全体组员就细则中“规划与自主、思考与创造、合作与分享”等项目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在此过程中对“学习新常规”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评分表的设计更贴合综合各学科的实际情况,接着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和探索。随后美术组的陈怡,信息组的朱静,心理组的麻一曙,音乐组的洪浪等四位老师将分组讨论结果向所有组员进行汇报。最后,在所有组员的共同研讨,精心打磨下,最终形成适合综合各学科的 “学习新常规”评分表。综合组本次《学习新常规》主题学习探讨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