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命题能力,助力课标解读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09

浏览量:

为提高区属初中科学教师的命题能力,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评价要求,根据区教育教研院工作安排,于9月16日开展鹿城区初中科学第一次研修班活动。本次活动在温州市第二中学滨江校区举行,初中科学研修班全体成员参与。

精彩开场,指向核心素养

鹿城区教研员吴锡理老师简单介绍举行本次培训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明确各小组的试题赏析任务,继而为研修班成员作《指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讲座。吴老师的讲座内容从核心素养是什么、素养立意试题命制的思考、试题的三要素展开,并结合大量中考真题用作案例为学员们讲解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等,学员们认真听讲,现场学习氛围良好。吴老师结合新课标,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诠释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并且举例分享素养立意试题吴老师在宏观方向引导学员,并结合命题三要素作了具体阐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


精细赏析,共商中考真题

研修班学员们听完吴锡理老师的主题讲座后,对新课标下命题的理念、立意、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紧锣密鼓开展了试题赏析。按《初中科学选择题赏析》、《初中科学填空题赏析》、《初中科学探究题赏析》和《初中科学解答题赏析》分成四组。组内各成员结合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专家讲座的思考,对2022年浙江省各地试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专家引领,高角度指方向

下午,温州市教研员黄鹏飞老师为研修班学员作《几类测评评价对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的启示》讲座。黄老师分别从几类测评设计的比较分析、科学学科几种关键能力分析、几类测评对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的启示三个视角切入主题。在几类测评设计的比较分析方面,黄老师分别从当前国际公认的Pisa和TIMSS两类测试,结合具体例题,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黄老师从两类测评中,对比当前初中科学的命题机制,启发学员:教学内容要生活化,教学形式要项目化,人格培养要健全化。在科学学科几种关键能力分析,黄老师梳理考试命题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归纳四种关键能力:①确定科学问题的能力;②科学地解释现象的能力;③评价和设计探究的能力;④解释数据和证据的能力。命题为教学提供依据和指引,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判断。

小组汇报,交流促进成长

经过上午学员分组讨论后,各小组逐步形成了对2022年浙江省各地中考卷有了的认识。蔡若茹、朱婷婷、华伟和徐墨涵四个小组长汇总各小组成员的意见,形成主题式汇报,逐条分析各试题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了自己思考。吴锡理老师全程听取学员汇报,并对学员的问题,给出了许多深入细致的指导意见,并积极肯定成员们对试卷有自己的思考。

     

最后,吴锡理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作总结讲话,新课标下的第一次命题研修活动完满结束。本次活动有效地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提高了教师科学命制试题的能力。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