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 赋能新设计——记朱曼名师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为促进工作室学员深入研究新课标,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2022年10月7日上午,朱曼名师工作室特邀请乐清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特级教师全志敏老师给我们学员作《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变的必然、实然与应然》的主题讲座。

活动伊始,全老师谈到,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的转变是一种必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化原住民,我们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会用工具,而是培养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接着,全老师带领学员们仔细研读了新课标,真实感受变的实然。全老师认为,信息科技课程总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通过表格,清晰地呈现出课程总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思维导图,详细地解读了分学段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学业质量要求,帮助学员梳理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课程的特点:模块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的针对性。


之后,全老师分享了她心中的应对之道。她认为,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打造素养课堂”。信息科技教师要如何打造素养课堂?全老师给出了以下5个建议:1、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2、选取真实情境开展真实性学习 3、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 4、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5、探索评价改革(以表现性评价为例)。为了帮助学员们更好地领会要领,全老师以郑洁老师设计并实施的《图书自推送系统》的项目化学习为例,介绍了单元项目化教学的整体设计过程,强调项目环节、关键问题、问题链的设计;以高中信息技术必须2.3.1《个人信息及保护》一课为例,阐述项目化学习评价的设计过程,关注评价量规中评价内容、指向维度、评价层级的设计,引发了学员的积极思考与讨论。

活动最后,全老师引用荀子的名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勉励工作室的学员们在实践中明确方向,勤于实践,探索有效的教学样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