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动态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动态 > 小学动态

深入视导明方向 落实智慧新课堂——金辉教授专家团队“智慧课堂”教学约课视导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量:

 

为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落实新课标,推动“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1026日、27日我校再一次有幸邀请到了金辉教授专家团队,来我校对5-8年级课程进行学科约课视导,深入指导我校新课标“智慧课堂”改革。

 

01认真准备   精心研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金教授团队约课视导工作,精心进行组织,跟金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为贯彻落实“智慧课堂”,我校各位老师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在课堂上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经过精心设计把“智慧课堂”运用到了班级教学过程中,为视导工作做了充足准备。

 



 

02深入课堂   精准把握

金教授团队深入教师课堂,共听取了我校13位教师的课程,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实际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课,精准了解我校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对新课标“智慧课堂”的具体落实情况。

 

 

03分组评课   蓄力前行

小学部

小学语文组

语文教研组开展评课活动,张增添老师阐述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意图,再由组内老师先后进行评课。

 

 

陈素洁校长极力表扬五年级学生的课堂行规,尤其点赞五(6)班的学生,课堂表现大气、大雅,体现了蓬勃的少年朝气。随后,陈校充分肯定了五年级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理念,大单元意识明确,课堂变革初见成效。五年级全体老师敢于挑战和尝试值得肯定,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让“智慧课堂”更有深度和广度。

程教授从课程设计各环节时间分布对小学语文组张增添老师的课程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希望张增添老师依据语文四个核心素养和语文单元要素,明确课程重难点,通过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整体规划学习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小学英语组

英语教研组开展评课活动,组内老师先后进行评课,最后由程教授深入点评和指导。

 

程教授对小学英语组郑爱弟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老师们能聚焦新课标,去设定教学主题,布局课程内容,打破“教教材”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取舍,把新课标内化到课堂中,让课程更具有效性。

 

 

 

小学数学组

程教授对黄方乐老师的课程给了高度的肯定,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希望老师们能钻研教材,以新课标为抓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初中部

初中英语组

金教授对我校英语老师在“智慧课堂”实施上取得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并指出新课标实施是大势所趋。

金教授希望英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做好带头人,带领各位英语老师更好地认清教师自身定位,落实新课标改革,把“智慧课堂”和英语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力。

 

 

 

初中科学组

金教授对科学组老师的课程进行了多方位评课,给出了详细的改进建议。金教授指出科学组老师们应该不满足现状,多听课,学习优秀老师课程,创新形成个人授课风格,并希望科学组落实集体备课,做好项目化课程设计,出人才,出典型,出质量,真正做到走出鹿城,冲向温州。

 

 

初中数学组

金教授肯定了数学组王勇和尚利萍两位老师的课程,并强调数学老师必须清楚地牢记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三会”。同时鼓励教师要尽快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重视单元的整体教学,提高课程效率,在“智慧课堂”改进上形成新的突破。

 

初中社会组

金教授提出初中社会组应在全校范围内贯彻落实新课标,做好集体备课模范,积极开展“五学”,在课堂中融入自学、导学、理学、测学、展学,多向优秀教师学习,进行跨学科学习,希望老师们更重视新课标学习,做到两增加一减少,明确学生和老师定位,更有效促进“智慧课堂”常规化建设。

 

 

初中语文组

金教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方法,希望语文组老师们每周学习新课标具体内容,认真研究教材,全组老师备课要学会取舍,做到“抓大放小”,通过语文学习任务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坚定不移落实好“智慧课堂”。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吴步旭校长总结表示,开展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金教授专家团队“智慧课堂”教学约课视导活动,引领我校教师对“智慧课堂”在实际课程中的运用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升教师教研能力,领悟“智慧课堂”变革无涯,教研能力提升无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校老师将会积极贯彻落实本次金教授专家团队提出的实际意见,继续携手深入打造“智慧课堂”,让我校“智慧课堂”变革的春天如约而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