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幼教名师工作室 |
叶一丹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加强课程园本化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关注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探索课程园本化实施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改革方向,总结我省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我省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于 2022 年 9 月19 日—9 月 23 日举行幼儿园音乐教育研讨会。
叶一丹导师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申购了账号,提供了此次优质的学习机会。会议内容为课程转型中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探索。会议方式为线上直播。
开幕式——专家分享;把握音乐教育脉络
在研讨会上,西湖区紫荆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阙晓燕和大家分享了从“音乐游戏”到“音乐主题”,再到“音乐微戏剧”探索研究过程。西湖区紫荆幼儿园的幼儿则以“秋日音乐会——森林里的一棵树”为主题进行了开幕式现场艺术展示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艺术教育专业副主任、副教授徐韵带来专题报告《面向未来:素养导向的儿童音乐教育新思考》。徐韵提出,素养导向的艺术(音乐)教育是能激活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孩子的知情意行,整合审美体验,解决现实问题,最终提升人文素养。
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特级教师沈颖洁以《西湖探索:支持儿童表达的音乐教育》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沈颖洁提出,音乐应该是打开感官,用探索和玩耍的方式去感受、欣赏,是无需成人的告诫,自主地去生发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原来拘泥于“如何给予、教授、传输、指导儿童更好的接受与掌握”转变为“如何珍视、呵护、理解,支持儿童的表达”,进而树立“向儿童学习”的艺术教育观和儿童观。
分会场(一)——课例展示;聚焦音乐教育质量
9月19日下午,研讨会一号分会场:课例展示在线上进行,盛况空前,教师们展示优秀音乐教育的实践课例,聚焦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的探索与提升。
大班歌唱活动《跑跑镇》:教师在原绘本基础上创设了女巫夺走跑跑镇魔法的情境,邀请孩子一起破解跑跑镇魔法的秘密。在一步步解密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颜色、物体特征、文字甚至文化都可能在碰撞中融合。通过小组合作环节,动静结合,感受音乐的魅力。
大班奏乐活动《玛卡巴卡,嘭!》:在活泼的“玛卡巴卡”乐声中,教师大低领幼儿在感受中创编乐曲的节拍,在圆舞板乐器中探索多种伴奏方式,在图谱中梳理稳定的拍感,在节拍灯的合奏中提升轮奏经验,体验合乐演奏的愉悦感。
中班韵律活动《朋友巴士》:教师以音乐《Highway Number One》为载体,将歌曲内容变为幼儿的学习材料,幼儿在真实可玩、温情可感的游戏中,表达喜欢、面对冲突、重构经验。
大班韵律活动《自信小舞者》:教师选取由一群年轻有活力的舞者编排的街舞作品作为课程素材,为幼儿欣赏多元的音乐表现形式提供了新视角。音乐诙谐有趣,较强的律动感吸引幼儿本能地自由舞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探索、自主学习。
现场专家葛玉芳老师和侯鲁萍老师,她们对于以上四节课给予高度肯定,并寄语: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习看到过程中音乐学科核心经验的价值、学习品质完善的价值,还有人格健全方面的价值,不断规范教学语言,提高教育主导能力。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提倡“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激发幼儿成为“我很想学!我很愿意学!我很会学!我能坚持学!”的人。
分会场(二)——案例探究;捕捉音乐教育契机
1、 《捕捉日常的音乐教育契机》
紫荆幼儿园团队带来的分享是关于如何捕捉日常中的音乐教育契机,支持幼儿的生活表达向音乐艺术表达发展。
2、《让歌声记录我们的故事》
三位来自不同幼儿园的老师给大家带来关于“表达”的班本课程故事。
3、专家点评
专家吴桢映特级教师指出:多元性不等于没有边界,不可以随意解读,必须遵循不同领域教学的各自的规律与科学性。
专家周玲美园长也期待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有更多的老师能创造性地鼓励支持儿童用音乐来表达表现,发挥音乐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观后有感:
这是一场有温度、有高度、有美感的教育盛宴,学员们深受感动。在专家的引领下,学员们将学以致用,让幼儿在丰富的律动游戏中提高音乐素养,发展艺术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运用到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给予孩子们充分欣赏音乐作品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的音乐之旅中能学有所得,自在徜徉,从而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精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