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聚焦结构化教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01 浏览量:

     10月26日上午,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3次活动在温州市籀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温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老师、鹿城区教研院小学部主任杜丽丽老师莅临指导,工作室学员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温州市游泳学校黄明海老师带来单元整体视域下的观点分享《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解读》,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邱策立老师带来课例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黄老师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和单元教学设计对本单元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关键课例将四边形的认识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整合为一节课。

      邱老师的课堂从学生画的四边形出发,关注“边”“角”这两个基本元素,对四边形的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提出猜想——小组交流——验证猜想的数学研究过程,在量一量、折一折等丰富的操作体验中逐步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本质特征,从而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一般四边形到特殊四边形的认识再到形成四边形关系图,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层层深入,对四边形本质的建构逐渐丰厚。


      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团队的李婷玉老师带来观点分享《“认识长方体”教材研究——基于学生认知的单元视角教材思考》,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小学程鹏老师带来课例展示《长方体的认识》。李老师从教材定位分析、学生认知状况、教材设计调整三个板块展开解读,统整单元教学。

       程老师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经历多次搭建,在不断的想象中,发展其空间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程老师引导学生搭长方体的面和长方体的棱,“最少用几个面能想象长方体的形状?”“最少几条棱能想象长方体的形状?”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不断思考,在脑海中建构长方体模型,自然而然地感悟到长方体点、棱、面的特征与关系,对长方体特征的研究持续深入。

       最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老师对早上的课做了点评。兰老师指出,追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堂教学,是由老师设计开展的路径去呈现的,用任务驱动促进核心素养和目标的达成。正如程老师的课中没有直接告知学生长方体的特征,而是准确设计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去思与辩,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针对活动操作,教师可以将静与动相结合,静中生慧,让空间想象的能力在静静的思考中逐渐发展。要关注空间观念的培养,不仅要在操作、观察中得出结论,感悟图形的特征,还要在沟通、联结的活动中,让学生对概念的生成更完善。兰老师总结道,“教师在教的是一种学习策略,是基于整体视角,教给学生如何对图形展开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下午,汪佩义老师带来了《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结构化思考》的专题讲座。汪老师谈到,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概念课是构成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你会怎么教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带着这个问题,他从一节课《角的度量》谈起,强调在思考时我们要从本体性知识和学生学情两方面进行分析,再查阅相关资料,比较各版本的教材等形成整体设计。接着汪老师迁移到一类课,分享了可以从“科学解读概念、准确分析概念特征(要素)、合理架构概念关系网络”三方面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打破学生固有的惯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对数学概念生成更完善的理解,这样才能发展出更科学严谨的数学结构化思维。大量的具体课例使得抽象的概念解读变得形象直观,给了学员许多的启示,对概念课教学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和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