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薛莹颖:《数学学习心理及研究》学习体会

作者:周晓林 发布时间:2022.10.09 浏览量:

928日,有幸在工作室的学习活动中聆听了温大徐速教授的讲座《数学学习心理及研究》。一直以来,我对心理学方面都是挺感兴趣的,偶尔也会阅读一些关于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书中会有一些例子,但是读书的过程总是枯燥的。而这次徐教授的讲座生动有趣,让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心理。

徐教授首先从人性谈起,一名初三学生,数学成绩在及格线徘徊,她努力学习、虚心向老师提问、求教,可成绩总是没有提高,然而她依旧乐此不疲。这是出于什么心理?人性!我努力了,也就心安了。听到这个例子,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何尝不是这样。高中时,我会频繁进行知识的抄录,努力抄写着就觉得自己记住了、理解了。其实也是在用一种看似努力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懒惰。再想到我们所面对的孩子,他们还那么小,他们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更是人性所致。当我们问孩子,懂了吗?只要说懂了,你们就不会再继续逼问,那我便说懂了;当你们催促我快一点、快一点,那我为了摆脱你,我就随意写个答案;当你们说,没写完不能出去休息,那我就赶紧从同学那抄个答案来了事。这些都是人性。所以对待学生,我们要给予足够的耐性,等一等,再等一等。

我们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而改变一个行为可能要用上百天甚至更多。这便是塑造与改造的差别。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纠正错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对此徐教授提到对于孩子算法的教学是不能操之过急的,对许多小学生来说,在学习算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以克服的问题;如果提出各种令他们手足无措的学习要求,可能只会使他们习得不良算法。除此以外,我在想目前我正教的一年级孩子,有不少在学龄前,已经学习过数学知识,当孩子被一些不够专业的人士进行了错误的教学后,到我们这再进行纠正是如何的困难。

心理学是每一个师范生的必修课,学过许多的心理学理论,但真正有多少理论能化为实践?正像徐教授所说的,理论与实践是有很长距离的。但我想,多学一点总是会多懂一些,多懂一些理论总是能与学生更靠近一些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