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网 |
名师工作室 |
初中历社、道法名师工作室 |
王小芳工作室 |
活动动态 |
基于新课标,把握历史教学新方向
——记王小芳名师工作室第十九次活动
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思考增强常态教学效度的方式,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王小芳名师工作室在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了研修活动,刘寅娜老师、尹天翔老师以及徐乃赛老师分别带来了公开课、案例分享以及教学点评建议,令与会的工作室成员们获益良多
刘寅娜老师呈现了一节公开课——《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在导课部分,刘老师充分利用作业本和教材的资源,引导学生做好预习的任务,并在课堂上指出预习填空的细节,充分体现出实效性。刘老师将本课主体设计为两个环节,分别为雅典民主政治以及亚历山大帝国东征。老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设计成任务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两面性。其次,同样通过充分的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利弊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史料实证,辩证评价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尹天翔老师开展了主题为《摸索与思索: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思考——以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为例》的案例分享。在设计一节课之前,首先要充分研读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去制定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尹老师指出,古代罗马的历史与学生比较有距离感,时空跨度很大,因此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老师设计了罗马发展的三对矛盾情境,带着学生进入历史现场。从城邦时期的暴君与贵族、平民之间的矛盾,到共和时期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再到共和国后期共和制与帝制的矛盾,老师通过充分的史料和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罗马的共和制、罗马的法律以及罗马奴隶制的局限性。
徐乃赛老师在评课环节,肯定了刘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本课的重难点突出并且把握准确。本课也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尤其是突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从学习方式角度看,常态课还是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值得老师们学习。徐老师也提出了教学建议,课堂板块的衔接上要更自然。有价值的板块衔接设计,有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对历史形成整体的认知。从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到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实际上是希腊历史的一个延续发展的历程。对于尹老师的课例,徐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肯定了尹老师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的构思,把教材逻辑设计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逻辑,这离不开教师充分的资料研读和思考,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借鉴。另外,徐老师也指出,第三板块的内容略显抽象,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立意和教学主题的提炼,需要升华到什么程度,更适合初中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设计课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思考斟酌的。徐乃赛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一节好课的理解,指导我们如何基于新课标去设计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这让所有与会的工作室成员获益良多,有了更深入、更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撰稿:樊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