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聚焦“几何直观”教学,助推核心素养落地——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25 浏览量:

      10月13日-14日,欧景升名师工作室第12次活动——基于核心素养之“几何直观”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活动在温州市籀园小学举行。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小学数学师训员王炜老师、温州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兰衍局老师、鹿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晓林老师、杜丽丽老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规格高,内容丰富,围绕“几何直观”这一主题带来9节课例的展示,并分别做单元整合视角下的设计解读。

      温州滨海外国语小学的吴芳芳老师、温州市仰义一小的林迪老师和瑞安市实验小学的蔡展老师分别展示了《图形的运动(一)》、《图形的运动(二)》和《角的度量》的课例,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师训员王炜老师精准点评了三节课例,并指出,度量单位这一知识的产生应水到渠成,循序渐进,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更有文化味。对于《图形的运动》这样的系列课,应关注不同年段知识上的过渡与承接,从整体感知到元素的对应,并通过点、线、面的对称、旋转,体现图形运动的一致性。


        瓯海区南白象新生小学伍渊泼校长、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李盛冰老师和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特级教师符伶俐老师分别对系列课《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三)》和《位置与方向》进行了课例展示和单元设计解读。在“几何直观”这一领域,对《观察物体》系列课进行单元整合一直是教师教学上的难点,本次展示的两节课例为我们作了精彩的示范。课后,特级教师陈加仓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小学阶段应努力创设条件,给足学生活动体验、操作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在过程中感悟,在过程中呈现真实学情。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应秉承开放、有创造性的原则,注重体现高阶思维。



       温州市实验小学团队的童彤老师和翁欣欣老师带来跨单元整合课例《用数对表示位置》;洞头区实验小学汪秀雷老师带来课例《三角形的认识与分类》;瑞安锦湖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黄静老师将培养推理意识作为教学目标,呈现了一堂不一样的《多边形的面积》。温州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林彬老师作了课例点评,他表示,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将引发我们对传统课堂的新思考,如教师要有大单元视角,强调“大概念”组织教学,关注对知识的重构、理解、反思和运用;其次,加强对知识的结构化处理,分析现象,找到关联,把握本质,开展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指向深度学习的发生;最后,关注非良构问题,着眼素养目标的落实,强调对真实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林老师强调,用“大概念”来重构学科知识,用“大问题”来引领学科实践,这已经不是一种设想,在新课标下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


       接着,导师欧景升老师为我们对2022版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她提出建议,我们一线老师接着在教学时,一定要紧跟新课标,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

      最后,王炜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专题讲座《空间观念、推理及案例》。王老师提出,空间观念不仅是“观念”,还是数学课程里新的内容、题材和呈现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发展牢固的空间观念,掌握几何的概念和语言,不仅可以较好地为学习数和度量概念做准备,还可以促进其他数学课程的进一步学习。王老师还结合具体的实例,解释了如何在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三个半小时的讲座,学员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在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了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哪些地方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初步构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