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美校教学月活动|语文:学思结合 行以致远

10月13日上午,小学语文(低段)课堂调研活动在学校六楼录播室举行,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余佳莉老师莅临指导。

刘琳娜老师执教一年级《zh ch sh r》拼音课。刘老师通过设置森林学校上学了的情境贯穿课堂,通过小动物跟我们一起学习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重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随后通过课本插图来学习声母zh、ch、sh、r,并适时强调声母要读得轻短,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它们的形和音,并通过编口诀和情境对话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体认读音节环节中,利用多种形式和声母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区别。接着以跟小动物玩游戏来巩固复习,让学生互动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融洽。然后,在长颈鹿的带领下进入本课的拼音书写,让学生发现zh ch sh的共同点,同时重点教学r的书写规则。最后总结本节课收获,以森林学校放学了来结束本课。余佳莉老师首先肯定了刘老师的专业素养,认为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创设整体情境,能很好地把握儿童的心理;利用z c s加椅子出现zh ch sh,用好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本课要点,让学生有创造性;把握声母与整体音节的区别,让孩子说,从学生发音点评强调,做到先学后教;并适时结合语境和游戏环境来巩固。同时,余佳莉老师在“读音准确性”“情境对话的目标”“课堂容量的取舍问题”等方面给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陈晓敏老师执教一年级《z c s》拼音课。陈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定位为“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能正拼读由z、c、s组成的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并能组词说句子;能找出生活中的z、c、s。在教学中,陈老师充分利用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加了学习兴趣。复习巩固时,陈老师通过“手指操”游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边念手指操口诀边做手势,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反复操练,不仅读准音还记住字形。教学中,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初步发展。在课后,陈老师结合余佳莉老师的意见进行了深入反思:若能把看图说话再利用得再充分些,教学方式再童趣些,课堂效果会更好。

10月21日上午,原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顾书华老师莅临我校,小学语文高段的两位教师分别展示了教学风采。

蔡雪琴老师执教六上语文第三单元首篇课文《竹节人》。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以回忆性的笔触通过对“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过程与感受描写,表达了童年游戏的乐趣。第三单元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学习,“有目的阅读”能提高阅读效率,有助于尽快完成相关任务,是高效阅读的一种表现。本节课以聊传统游戏引入,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引导阅读相关内容,搜集信息,写制作指南,教玩法。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用浏览聚焦相关段落,再细读梳理完成阅读任务。经过顾老师的指点,蔡老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制作指南这一环节,如能再多给孩子时间,让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让全班对每份制作指南评价之后,各小组再进行修改,这样这个环节会更扎实,才能真正做到扎实落实课堂每个环节。

李春晓老师执教七年级《植树的牧羊人》一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坚持几十年种树的故事,这位孤独的普通的农夫以一己之力将荒漠变作绿洲。李春晓老师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将课文作为默读训练的材料,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圈划勾点关键语词,理清作者思路作为教学目标,同时结合不同的描写方法分析了牧羊人的精神品质,最后点出了本文作为散文化小说因人物境况设定的具体充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带来真实感的原因。浙江省教坛新秀陈珊景老师莅临指导,她首先肯定了李春晓老师对于教学目标把握到位,但对其在活动形式的开放度、课堂情境的创设等方面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