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2021年12月28日下午,蒲鞋市小学全体数学教师、数学学科工作站全体成员及岙底分校教师代表在桥儿头校区博艺堂开展了本学期总结研讨活动,并特别邀请教研员周晓林老师莅临指导。活动内容包括一节课例、三个观点报告和一堂专题讲座,内容充实而具有深度,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首先黄冰凌老师带领三(8)的学生展示《重叠问题》,黄老师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名单中的重复部分,整理绘图,帮助学生厘清韦恩图各部分的含义,用清晰简洁的数学描述展现数学现象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展现了从“理解算理”到“掌握算法”的全过程,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课后,朱晓洁老师就这节课做了点评。朱老师首先肯定了黄冰凌老师的上课理念以及她背后所付出的辛劳,并针对课堂的学科知识点进行了独到的讲解,强调真正好的课堂是基于学生真实学习的思维课堂,这也是所有老师们共同需要努力的方向。
随后,白哲豪、陈彰彰、曾旭三位老师分别带来观点报告。白哲豪老师以“双减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从社会影响、家长立场、学生方面等多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双减”打开了小学学科教育的新格局,但如何适应这种格局,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陈彰彰老师发言的主题是“花样口算乐趣多”,和在座老师分享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借助各式各样的“口算玩具”吸引学生在课堂、课间和课后积极的参与到口算游戏中,无形中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水平。曾旭老师以“巧设单元素养作业”为主题,分享了如何设计有效的单元作业提升学生的思维,曾老师对作业设计提出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升。
紧接着,邱策立老师就三个观点报告做了点评。邱老师认为“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洪细苗老师做专题讲座——《双减背景下,如何把数学知识教“活”》。从《梯形的面积》一课出发,洪老师分享了多个例题,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例题与随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双减”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
特邀嘉宾区教育研究院周晓林老师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周老师指出,对于一节课的关键问题,是需要智慧去解决的,要以“无厚入有间”,这样才能“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处理课堂复杂的情境时要找大关键、看大要点,不要硬碰,才能让自己永远常新,保持身心健康。
最后,柯庆疆副校长为本活动做总结引领。柯校长说,数学教研组认真落实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从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方面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让教育回归本真。
通过本次学期总结教研活动,老师们在线下凝聚在一起,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从展示课例、观点报告和专题讲座中收获内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蒲鞋市小学数学教研组会凝聚更多的力量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