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工作站老师的专业素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与体现“基于儿童立场,渗透法治意识”的课堂教学策略,2021年12月3日,工作站学员在徐余老师的带领下,在龟湖校区开展了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并特别邀请教研员王晓君老师莅临指导。此外,卓东健校长、柯庆疆副校长、董慧副校长和许多本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节课,叶晓群老师以六上法律专题为例,聚焦学生“未成年”身份,选取《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展示。为拉近法律与学生的距离,她引入同龄人——小李,用小李的一天串起完整的教学情境,学生跟着小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兴致越来越高,课堂氛围活跃。吴冉冉老师一节五下的《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启示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法治内容。每个人都有公共生活,但可能不去注意。因此,她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牢牢抓住学生小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课上讨论破坏公共设施的情况和危害,启迪学生讲究公共文明后,再恰到好处地呈现公共生活的法律法规,使文明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课后,各位学员纷纷交流了自己听后的感受,工作站站长徐余老师做了点评,她提出教学目标意识要明确,教学板块要清晰,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课堂上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教研员王晓君老师指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落脚点,紧扣“儿童本位”,深入思考什么才是儿童最需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课堂生成,深入提问,落实目标。而后,王老师从课程意识、单元意识、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四点出发,层层剖析,提出“教材解读准确、活动方式正确、价值引领明确”的观点。最后,王老师表示本次活动以两堂不同主题的课文,围绕共同课题目标展开设计教学,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对本次活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