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路径,推进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路径,推进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变革

                                               ——记陈慧诚名师工作室第10次活动

    为了有效推进“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的课堂教学,2021年9月23日,陈慧诚名师工作室第10次活动在温州市第二中学滨江校区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说课评课、专题讲座与会议总结。

    活动伊始,由温州市第二中学的池伟茜老师展示《不可忽视的节能建材——确定未来节能房材料的使用方案》,本节课作为项目导引课,从社会能耗问题入手,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建立“节能”概念,学会从多个维度判断建筑材料的节能效果,并设计相应的节能材料量化评价表对新型节能材料“砖块”进行评分,最后通过“大的落地窗设计是否节能”这一两难问题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展示课结束后,在座各位老师展开了激烈的探讨。陈慧诚老师在大家点评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入项课在项目化学习系列课程中是对后续项目的规划,在设计评价量表时应注意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做到“三类重叠”。

    之后,来自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的徐承翔老师做了主题为“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教学漫谈”的讲座。讲座以“营养”案例为例,比较了浙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以及《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的设计,详细介绍了UBD教学理论中对“营养”案例逆向设计的三阶段,并从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建议老师们在做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时,应注重逆向设计,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最后,由陈慧诚老师对今天的课堂展示进行了评价,陈老师从“规律与习惯”、“比较与取舍”、“学习与实践”、“理解与记忆”等角度对本节入项课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之后带来了主题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讲座。陈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结合教学实例“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介绍了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五段九环”结构流程图,并介绍了入项课的课堂一般结构,明确了项目学习中“任务驱动、真实做事、成果分享、深度反思”的要素,提出教学应始于“逆向学习设计”。

   会议的末尾,陈老师以工作室学员的命题作业为例,分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试题命制规范,给予在座老师们许多的教学启迪,全体工作室成员收获满满,期待着下一次活动再相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