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综合教研动态

多彩课堂展素养,百舸竞渡铸成长——记鹿城区2021年初中美术课堂评优展示活动

作者:周晓玲     发布时间:2021.12.08     浏览量:

初冬暖意融,课堂“艺”趣浓。为了进一步加强鹿城区初中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切实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搭建美术教师交流研讨的平台,鹿城区教育研究院于122日、3日在温州市第三中学举办2021年初中美术学科课堂评优展示活动。

本次比赛课题提前两周公布,四个选题均为欣赏·评述领域。参赛的13位老师积极准备,精心设计,处处展现着巧思慧心,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灵动、创新别致的美术课堂盛宴,现场精彩纷呈。

                      01 展示课 

在本次课堂评优之前,温州三中美术组林建勇老师作《大象无形——水拓抽象画》的展示课。课堂上林老师通过在水上作画的神秘而特殊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新奇感受。学生通过滴、划、印等技法的学习运用,绘制出一幅幅抽象而美丽的作品,真切的体会到艺术实践带来的审美愉悦。

                                       02 瓷器之美

潘胜丹《瓷器之美》

潘胜丹老师以听歌识曲、摸盲盒等丰富有趣的游戏环节,使得课堂气氛高涨。导学单,找差别;识年代,连连线,潘老师把课堂让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充分了解了瓷器的造型、工艺、纹样的特色。在创作阶段,潘老师创新地采用锡纸材料作为学具,最终摆出一套套工艺和生活用品,体现着学生的创意巧思.

张林洁《瓷器之美》

张林洁老师教学风格幽默风趣,十分善于鼓励学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他的课堂是一场瓷器美学研讨会,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去探讨研究与发现,真实地体会陶与瓷的区别,感受瓷器的秀美大雅。张老师运用学习单,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五大名窑的艺术特色探究,巧妙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轻松突破。

任貌貌《瓷器之美》

任貌貌老师从陶到瓷逐一推进,由浅入深、思路清晰。主要通过敲、摸、看、拆盲盒、任务单等环节,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光看艺术,自主探究宋代五大名窑的艺术特色,感受瓷器之美。接着采用给瓷器釉下贴花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瓷器花纹的装饰方法,别具一格、富有新意。最后将作业展示与典雅的古风展架相结合,更让体验成果锦上添花。

 

  惠《瓷器之美》

陈惠老师从热点新闻趣味导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在课堂环节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观察实物瓷器进行美的探索,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也使难理解的瓷器知识也变得直观而生动。

 

03 流光溢彩

 陈奕汝《流光溢彩》

陈奕汝老师在导入环节揭开展台上的神秘面纱,瞬间点燃了学生们对这种艺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陈老师带领着学生了解玻璃的材质、用途,并使用资料包自主学习了玻璃的发展史,让学生感受玻璃之美。接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单,分析玻璃工艺和艺术特色,在体验创作的海洋里发散思维,大显身手,最后的作品美轮美奂,充分展现玻璃之美。

 

杨姝今《流光溢彩》

杨姝今老师为本堂课精心准备了众多美丽的玻璃艺术品,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她邀请学生上台近距离欣赏,谈感受、述特点,以马克笔画玻璃的造型和手绘装饰玻璃杯子两个实践环节使学生作品色彩斑斓,富于装饰美感。师生互动融洽,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了玻璃艺术的特点。

 

章叶和《流光溢彩》

章叶和老师课前用心搭建了展台,布置了展品。当学生揭开展台的神秘面纱时,都为眼前那流光溢彩的玻璃而惊叹。接着章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有趣的互动方式,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探究的氛围。学生采用类似玻璃质感的PVC材料,通过吹风机塑型,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呈现出一件件独一无二、集美观和创意为一体的“玻璃”艺术作品。让学生接近真实地感受了玻璃造型的魅力,巧妙有趣,赢得阵阵掌声!

 

04 毕加索

 苏蒙蒙《毕加索》

苏蒙蒙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巧细致。她以热搜新闻作为导入,带领学生们走进这个“人类史上最罕见的天才”的艺术人生。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幅经典名作的层层深入剖析,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让学生切实的领悟了这个艺术作品的深刻蕴意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与众不同。

 

林纤宁《毕加索》

林纤宁老师用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线索,连接毕加索的艺术特色中,开启了本课对这个著名艺术家的探索。学生在探究活动环节中充满热情:切杨桃、摆杨桃、画杨桃,让学生初步体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艺术魅力。接着引导学生深入赏析毕加索的三幅著名艺术作品。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首尾呼应,升华情感,让学生在毕加索的艺术世界里深深着迷。

林晶晶《毕加索》

林晶晶老师从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由具象到抽象的神奇转变,导入到“毕加索的艺术实验”,她的课件设计巧妙,动态对比演示《格尔尼卡》作品中多视角、简化、重组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接着,学生尝试体验用立体主义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拼贴表现形象。最后林老师将毕加索的艺术精神进行渲染,并留给学生两个问题作为课后拓展,整堂课完整又丰富。

 

  甄《毕加索》

徐甄老师以现今疫情的生活为背景,带领学生去看一场好玩的国宝作品模仿秀,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加入到名作《格尔尼卡》的模仿秀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致高涨。在课程中,徐老师善用对比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在名作欣赏中,感受毕加索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作业设计方面,她也是运用了一种独特的编制方法,让学生感受去立体主义的分解与重组。整堂课节奏得当,层次分明。

 

05 齐白石

张聪鹂、叶加根两位老师用讲练相结合的方式来上美术欣赏课,将《齐白石》大师的人品、艺品、童心、雅趣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

张聪鹂《齐白石》

张聪鹂老师在《齐白石》这一课中充分体现了在引导中发现,在发现中引导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她在课堂中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能够上台亲身体验水墨画的笔墨韵味,再借用道具莲蓬和水墨画一起摆一摆、画一画,感受中国画构图之精妙。在写生、展评、教师指导改进的过程中,学生渐入佳境,齐白石的艺术中最重要的传承与创新就轻松习得。将审美教育贯穿始终。

 

叶加根《齐白石》

叶加根老师板书书写大气工整,课件制作精巧。特别是幽默的语言、年轻活泼的形象和本课齐白石的生动趣味的艺术风格有着奇妙的融合与碰撞。课堂伊始,他以齐白石作品葫芦为切入点,在各种巧妙的对比观察中让学生初步感受齐白石的艺术特色。在拼摆游戏中感受构图特点,在技法演示和体验中深入感受齐白石笔墨意趣,让学生真正走进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在此次活动不仅为每位参赛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和风采的舞台,也为鹿城区的美术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教育因人而丰盈,教学因变而精进,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区美术教师将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坚守美育初心,共创美术课堂新貌。

                                                                                         文字:林若泓 林建勇

                                                                                          图片:林剑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