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资源
首页
> 校本研修 > 培训资源 > 小学资源

“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白鹿外国语学校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作者:熊治国     发布时间:2021.12.29     浏览量:

本学期,我校将根据温州市教科院和鹿城区教研院的整体计划,结合新学期学校工作思路,夯实过程管理,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等各项工作,引领教师“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促进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进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品牌化发展,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统一思想

开学初,校长、教导处组织教研、年级组长深入学习“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校本方案;教研组长分组学习、讨论,制定计划;聘请张作仁教授作三单素养作业主题讲座。

二、注重教师梯队建设,有序推动素养课堂

(一)师资培训

学期初,教科室制定详细、有效的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对教师进行干部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升、通识培训、学科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等专题的培训。

(二)青蓝结对

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互相探讨、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促使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开展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要求师傅必须关心徒弟的思想和教学业务,紧紧围绕“聚焦深度学习,探索素养作业”的课堂教学变革模式,从备课指导、听课评课、作业设计、试卷分析,论文(课题)撰写等方面加以悉心指导

(三)骨干引领

充分发挥校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每人每学期开设一节示范课。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学校课程建设,主持课题与撰写论文。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垂范,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

三、聚焦作业设计,探索素养课堂

(一)组内研讨

各学科教研组围绕“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通过主题研讨挖掘各自学科潜在价值,围绕校级课题做子课题研究。

(二)集体备课

为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各教研组做到了“四定”,一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周期,确定固定的时间专门用于讨论交流;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流程;三是明确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四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

(三)校级展示

围绕“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主题,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分别开展了校本研讨课,先后聘请了市、区教研员进行听评课指导。该活动给予教师成长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围绕素养作业,开展系列课题研究

(一)指导研究

积极宣传发动课题申报,及时将上级有关部门课题申报的精神和要求传达给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引导各课题组申报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督促现有的市、区级课题组认真、规范地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等相关结题材料,并对各类研究材料的管理给予帮助和指导,严格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二)组织评比

通过多种渠道,传达会议精神,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评比。对教师的参赛项目有序指导,严格审核,推出高质量的项目参加各类评比活动。

(三)点滴进步

本学期,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堂案例分析和相关经验的提炼,立足研究专题开展主题式研究,积极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点滴进步。

2021年教师教科研获奖成绩 

获奖项目

获奖题目

获奖者

等级

颁奖单位

文件文号

2020年下半年“新常规 新设计”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的故事

戴芳芳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10号

2020年下半年“新常规 新设计”

语文园地三

熊治国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10号

2020年下半年“新常规 新设计”

倍的认识

朱智慧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10号

2020年下半年“新常规 新设计”

认识时间

黄金罗莎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10号

2020年下半年“新常规 新设计”

unit 3 Seeing the doctor

王依慧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10号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获奖

关于膳食营养均衡的调查研究

蒋一婧、潘秀飞(执笔)、黄晓艳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2021〕100 号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规划课题获奖

借社区“小商圈”认识“RMB”-巧设社区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实践研究

黄方乐、方诗娅(执笔)、邹仙仙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2021〕100 号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规划课题获奖

阿姆讲瓯语:巧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温州方言的策略研究

苏丹丹、邹仙仙、黄方乐、方诗娅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2021〕100 号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规划课题获奖

“钉动”大课堂:“家校社”共助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曾晓云、周倩倩(执笔)、甘罗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2021〕100 号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规划课题获奖

“家校社”融合:寄宿制小学劳动教育“HOME”项目的实践研究

汤志亮、曾晓云(执笔)、周倩倩、王敏、苏丹丹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2021〕100 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悦人耳目,耳听心受   -小学英语听力培养策略的实践

郑爱弟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培养“三维”能力  提升教学实效——小学生解决分数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杜雪雷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巧设情境,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王依慧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英”口常开,精彩满堂—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进实践

闻欧扬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映日“荷花别"样红—基于小学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的兴趣养成实践

戴芳芳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化“单”为“整”,促高效课堂----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

黄金罗莎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简便”不“简”—小学生数学“简便运算力”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刘欢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不“遗”余力 丰润美育—温州“非遗”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

林怡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心中有“数” 学以致用——以小学低段“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方诗娅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钉钉助“动” 成长在线   ——“互联网+”下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教育实践与思考

周倩倩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整”出好“家居”   “理”出好习惯——寄宿制一年级新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实践

曾晓云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舞台上的星星不孤单

杨蓉蓉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阅”鸟巢南枝——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增添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阅”鸟巢南枝——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增添

市一等奖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近·竞·浸 ——小学语文“三进阶”阅读链的创建

朱遥遥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近·竞·浸 ——小学语文“三进阶”阅读链的创建

朱遥遥

市二等奖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动"起来 “育”成长——寄宿制小学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王敏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放手,让“风筝”飞得更高———小学班集体自我管理的实践探索

胡忠晓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教师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三“单”三“体” “评”“质”兼收——小学高段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

邱克宏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25号

2021年    鹿城教育 发表

教育叙事,让我们一起“思”奔

汤志亮

发表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教育》2021年第一期

2021年    鹿城教育 发表

“觅  春”

林怡

发表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教育》2021年第一期

2021上半年“新常规.新设计”

电和我们的生活

潘秀飞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41号 

2021上半年“新常规.新设计”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朱遥遥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41号 

2021上半年“新常规.新设计”

习作:国宝大熊猫

张增添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41号 

2021上半年“新常规.新设计”

整理与复习

方诗娅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41号 

2021上半年“新常规.新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黄方乐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温鹿教研〔2021〕41号 

2021年温州市温大面向基础教育课题成果评审

悦“动”成长:寄宿制小学“HOME”劳动教育的实践

汤志亮、夏小淇(执笔)周倩倩、王敏、苏丹丹、

市三等奖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教科规办〔2021〕14号

2021年温州市教师小课题获奖

自“理”更“生”:寄宿制低段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周倩倩、朱遥遥、曾晓云

市二等奖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教科规办〔2021〕1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师小课题获奖

自“理”更“生”:寄宿制低段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周倩倩、曾晓云、夏小淇

区一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师小课题获奖

“玩转”复习:小学中低段数学复习 课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黄金罗莎 王贤焱(执笔)

区二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师小课题获奖

“成长100天,幸福100分-一年级新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王敏、朱遥遥(执笔)、刘欢

区二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学研究课题获奖

 生活中的数学:基于学情的小学低段“玩”教学的实践研究

方诗娅、黄方乐(执笔)、朱智慧 、胡群

区三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学研究课题获奖

激趣.培趣.拓趣 小学低段英语三趣实践作业设计结题报告

闻欧扬、潘晶晶(执笔)、邹仙仙

区三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鹿城区教师教育研究题获奖

复调叙事:民办学校“复调式”教育叙事研究

汤志亮、苏丹丹(执笔)、夏小淇、熊治国

区三等奖

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鹿城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鹿教科规办【2021】04号

2021年度温州市社区论文

双减下社区教育如何助力学校课后服务  

李芊芊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温鹿教办发〔2021〕79 号

2021年鹿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走出优等生的“灯下黑”

胡忠晓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2021年鹿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一种“爱”,两处“愁”

苏丹丹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班会主题

撷一缕阳光走近你

朱智慧

区三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

温鹿教办发〔2021〕82 号

2021年鹿城区教师学习新常规案例评比

“2+3+4”联动:“双减”之下的素养作业探究与实践

苏丹丹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2021年鹿城区教师学习新常规案例评比

“三阶”魔方:小学生自主检查“学规”的养成实践

胡忠晓

区一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2021年鹿城区教师学习新常规案例评比

“任务式”项目学习,重构高效课堂-以小学科学我的过山车教学实践为例

黄晓艳

区二等奖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新学期,校教科室将继续根据市区级计划,结合新学期学校工作思路,夯实过程管理,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等各项工作,引领教师“聚焦深度学习 探索素养作业”促进专业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