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雪见天地,静待寒去万物生”,天气日渐寒冷,而我们语文组的教研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我们语文组老师积极落实“减负”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小班高效课堂。
11月25日下午,语文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
板块一:课例展示
第一节,潘娇娇老师带领四(3)孩子一起合作学习《麻雀》。四上第五单元作为习作单元,《麻雀》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潘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板块式学习活动,落实关键习作能力的培养。孩子在快乐地合作学习中学会生字新词,梳理文章脉络,感受麻雀的勇敢无畏,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学会了如何把一件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第二节,董晓敏老师带领三(3)班孩子合作学习《古诗三首》,着重学习其中的《望天门山》。董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李白诗《望庐山瀑布》入手,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学习这组写景诗,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在学习中不断习得学习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含义,抓关键词句理解内容,利用插图想象画面;最后利用本课习得的方法,拓展学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板块二:总结与评课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两节课后,语文组老师集中快乐书吧,进行研讨评课。胡晓慧老师针对潘娇娇老师的《麻雀》,谈了自己的收获:基于学情,合理制定目标;借助支架,提升学生素养;小组讨论,充分展开教学。特别是在落实目标3,感受麻雀勇敢无畏的环节,潘老师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画一画、选一选、写一写、读一读等形式自学,再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深度理解“挓挲”,有梯度地进行学习,学生的情感共鸣随着老麻雀的动作表现,一步步加深,孩子们体会到了它的勇敢无畏,感受到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不过,胡老师认为,在教学生字“巢”的时候,如果采用字理教学的方法,可能会更加直观形象。
接着,陈丽钗老师针对董晓敏老师的《古诗三首》谈了自己的看法:学习古诗,重在朗读体会。董老师能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古诗内容、想象画面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圈一圈、看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为抓手,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在董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同时,陈老师认为,如果董老师在小组合作这环节,问题指向性再明确些,孩子实操会更到位。
两位老师主评后,其他老师畅所欲言,不仅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扎实有效课堂,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两堂课基于学情,以学定教,把《课堂作业本》融入到课堂中,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把“减负”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