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温州市第二中学】互联网+“双减”高效课堂⑥“半塘片叶见世界” |
“秋天是写给大地的诗”,秋日的校园步步有景,处处是景,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10月29日下午,温州二中尹俊杰老师带来“半塘片叶见世界”——校园景物描写研讨课,我校与泰顺二中、藤桥中学师生再次联动教学,创享语文课堂, 课堂伊始,尹老师通过三个小视频导入,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技法运用的重要性,积极调动了课堂氛围。而后,尹老师从学生课前写作的校园写景片段出发,设计了三个研讨任务,从写景技法到融情入景,再到关注景物描写中的文化思考,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实现螺旋上升。 研讨任务一:怎样运用技法把“景”写得生动贴切? 学生借助“描景小贴士”,从本单元的四篇文言出发,完成对“描景技法”和“表达效果”的讨论归纳,紧接着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修改,落实描景技法的运用,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研讨任务二:怎样把“景”写得有“我”? 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引出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怎样把“景”写得有“我”,用三个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人景共生,景人合一”的妙处,继而小组合作,归纳融情入境的方法。 研讨任务三:怎样把“景”写得有“思想”? 课堂结尾借助对“我宁愿化做池塘里的一尾游鱼,不畏浮云,不惧泥沼,安享鱼之乐”这个句子的分析,给学生抛出新的思考:怎样把“景”写得有“思想”? 课后,温州二中、泰顺二中和藤桥中学的老师们进行了研讨交流。首先由尹俊杰老师进行备课阐述。尹老师强调这样几点:一是基于学情,开展教学。学生写的描景片段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用技法写作”“用情感写作”“用思想写作”三个渐进的目标上。二是教学环节的设定,以“微型研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技法的讨论、完成习作的修改。三是“半塘片叶见世界”这个主题的设定也是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美景出发,细致观察,从而见到一片更广阔的世界。 之后泰顺二中老师、温州二中林小燕老师提到尹老师这堂课的一大特点就是真正让学生写身边的事情,首先体现在课前任务的布置,从池塘到操场到校园一角,都是学生天天在见面的东西,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尹老师的课处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用他们的作文作为分析、修改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自己发现并讲解写景的规律,;让他们通过小组修改的方式,实践总结方法。这样一个过程既强化了学生观察景物的意识,又巩固了抓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更让学生学会了作文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自评自改作文的习惯。 本次三校共同搭建起的共享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师生联动,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听课老师们也是收获颇多,这无疑是一次愉快的语文教学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