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第二中学】互联网+“双减”课堂② |科学:水的专题复习

为响应省教育厅《 “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温州二中与泰顺二中、藤桥中学结对帮扶,借助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跨越空间的局限、实现多个班级的联动的互联网+义务教育活动已进入第三个年头。2021年9月30日,国庆长假前一天,温州二中徐海坚、黄凌亚两位老师为藤桥中学、泰顺二中的学生带来了两节科学复习课。
课堂展示

      徐海坚老师执教的课为《浮力的复习课》。徐老师以一贯严谨、条理清晰的教学风格,针对“浮力”这一学生难以掌握的科学知识,精心设计复习环节,创设情境,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有梯度的层层加码,习题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的题目到综合题。从“漂浮”的二力平衡的受力分析,到受三个力的受力分析,再到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及推导公式的运用。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点,对解题思路进行归纳,同时进行解题方法的引领。

黄凌亚老师

       黄凌亚老师执教的课为《水的复习课》。本节课创设了挂点滴——身体在“喝”水的情景,以配制生理盐水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串起来,复习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分离”等知识,结合了实际应用,生成并解决了新的问题。巧妙地设计了题目,进行有关溶液的计算的训练,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最后通过检测所配制的生理盐水是否合格,将溶液的内容和浮力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黄子辉老师主评第一节课。陈静老师主评第二节课。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复习课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好的复习课,必须认真安排,精心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浮力的复习课》关注学生计算解题能力的提高;《水的复习课》侧重于知识点成网与知识的应用。两堂课通过问题、任务驱动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两位老师都把握住了科学复习课的关键,一边注意自己学校的学生动态,一边关注泰顺二中和藤桥中学八年级学生的反馈,注重课堂效率,实现空中课堂资源共享,使三所学校三个班级的学生得到了充足的锻炼。

      互联网+义务教育,让泰顺二中和藤桥中学的学生同步享受到温州二中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