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调研进学校,助推区域质量提升 ——记小学部“双减”政策下减负提质专题调研
作者:杜丽丽
发布时间:2021/11/05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践行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功能。10月份在沈根法副院长和杜丽丽部长的带领下,小学部兵分两路,10人5天共走访26所学校,座谈学科教师200多位,走进课堂听课50多节,开启鹿城区小学“双减”下减负提质专题调研工作校园进行时。
调研中教研员们走进学校,听取校长汇报,了解各校“双减”下的现状与问题。研训员走进教室,观察课堂生态,关注教学常规的落实与不足。之后各研训员走进教研组,了解备课改进与作业设计情况,诊断影响学业质量的原因和措施。面对面真诚的交流,手把手专业的指导,让校长和学科老师倍感亲切和由衷感动。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各个学校对双减工作非常重视,每所学校都能针对“双减”政策,在作业和课后托管服务两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各校根据文件要求,实施了两个时段的课后托管,部分学校在课后托管时间开展各类体艺活动项目,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重视对作业的布置与设计研究。在作业数量和作业难度上有明确的规定,制定作业改进的方案,提出了“配方作业”和“项目化作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积极开展“双减作业”主题研讨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反思与改进。
调研中及时了解到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减负提质的做法与困惑,如“双减”政策下改进教学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开展课后托管学校校本教研开展的实效性问题;教师素养提升的培训问题;“书包工程”与减负提质的统一性问题;作业设计的系统性问题和信息技术等学科落实国家课程的实施问题等。
调研组针对学校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与改进教学管理的建议,调研组指出,各校要科学实施弹性工作制度,既给教师一定时间的放松时间,又要保证教师的学习、教研时间,实施教师暖心工程,激发教师的归属感和自我发展内驱力。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基于各校原有特色突破难点,提炼典型经验,开展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和分层作业的研究,并开展针对作业的校本研讨活动,聚焦“关键问题”落实备课环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向课堂要质量。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并重视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供合理、规范的教学设备等。
本次调研用心挖掘各校的“双减”妙招,提炼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帮扶指导……努力引领各校教师探寻“双减”下的减负提质路径,提升教师减负提质的信心和价值感,从而在课程、教学、作业、资源等领域发挥教研力量,推进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