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乡教研交流 共促法润童心 ——吴映名师工作室联合瑞安陶山镇教育学区开展道德法治教研活动 |
为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教师教材解读研究能力,提升教研效果,吴映名师工作室联合瑞安陶山镇教育学区开展道德法治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由碧山小学郑蓓蓓老师执教三上《心中的“110”》。本堂课以安全大闯关为情境,情境演绎的环节是课堂的一大亮点。郑老师选取了课本中的三个情境,邀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演一演该如何应变。孩子们的机智答辩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掌声,也将这堂课推向了高潮。安全小勋章的贯穿、安全诗歌的反复出现,都让孩子们既学得开心,又学得深刻。 第二节课由来自吴映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孙欣怡老师执教五上《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本课为地理主题,学生较难理解,如何突破地理知识并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成了难点。这堂课经团队前期多次打磨施教,鹿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晓君老师亲自指导,以“解读教材”为基础,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做了专题讲座,也使得本堂课“拨开云雾见天,守得云开见月明。”孙老师的课堂从热点话题冬奥会引入,朋友圈美篇推送视频播放开始,便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认识中国地形时,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路陪伴,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本堂课充分结合教材,在读懂、用透教材上下了苦功夫,因此整堂课,学生的生成自然显露,达成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而后由道德与法治名师——吴映校长开展《让法律意识悄然入童心》的专题讲座。吴映校长首先以著名的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的理论观念导入,该情境教学理论概括出了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认知规范的情境创设。而后由几个具体课例入手,胡卉老师的《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中的一家人情境,很生动地演绎了真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激发学生如何更好的解决。林驰老师在《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三课时中用放大镜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保护孩子的人们。吴校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儿童为授课对象的活动性综合课程。老师要尽量做到充分考虑儿童的本性,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开放课堂。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上,应来自学生生活,以学生为中心精选素材。她还指出课堂的活动形式应以体验式为主,尽量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他们能产生思辨和共鸣。 这次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研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两地区的教师创设了互关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示范引领作用。专家的引领,对老师们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将法律意识、法律认同和信仰根植到孩子的心里,有较大的启发。且听且学,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