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动态
首页
> 新闻速递 > 小学教研动态

如磋如磨兴味长 千帆竞秀展风采—记鹿城区首届小学语文“教学新苗”第二轮课堂评比活动

作者:刘科     发布时间:2021.11.26     浏览量:


11月16日,鹿城区首届小学语文“教学新苗”第二轮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温州市瓦市小学、百里路小学拉开帷幕。本次评比活动共两天,经第一轮专业素养测试选拔后,二十五位选手参加第二轮课堂教学选拔评比。他们将通过现场教学诠释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思考与探索。

16日上午,先由自温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陈康妮老师执教二年级《八角楼上》。陈老师通过聚焦毛主席工作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划、读、练、悟、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感受人物品质,整堂课简洁而不简单。紧接着,由温州市实验小学的陈瑞老师执教《八角楼上》。陈老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贯穿始终,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通过读词、连词、贴词等形式,理解文段,还为学生设计了说一说、问一问、读一读的个性化“作业配方”,令人耳目一新。来自南汇小学的赵庄老师带来的《八角楼上》,教学思路完整清晰,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紧抓关键词感受条件艰苦,并在圈、读、议中领悟毛主席忘我工作的品质,这样层层深入,既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又兼顾学生能力的提高。市府路小学李一禾老师执教的同样是《八角楼上》。李一禾老师由复习《吃水不忘挖井人》导入,随后对文中重点难理解的词语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李老师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师生互动和谐温暖,最后在朗读中一道体会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工作的精神。

                   

温州市城南小学的李清清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灰雀》。李老师通过三个学习活动:为灰雀制作档案卡、梳理课文内容、找线索说理由,充分展开教学,让学生还原人物内心,体会内心世界的精彩。接着,来自温州市瓯江小学的林雨荟老师执教《灰雀》一课。林老师巧妙利用课前谈话,看图猜动物,将“猜”的方法借机渗透。在之后的教学中,她充分利用学习单,检测生字、梳理内容、精读细品,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人物的内心。而广场路小学潘若晨老师执教《灰雀》一课时,借助作业本攻克生字读音,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简洁高效。紧接着,从关键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在体会不同人物内心想法的同时进行朗读训练,感受列宁善解人意的美好品质,并将读、思、议、练贯穿全过程。来自沁园小学王园园老师执教《灰雀》时,借助课题和人物梳理故事内容,并随文解决字音难点。之后,王老师以“灰雀究竟去哪了”为探讨点,让学生在“当侦探破案”的过程中,聚焦关键词句,领悟人物品质,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意识。

                   

16日下午,五位老师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展开同课异构。

温州市籀园小学的陈洁老师,通过聚焦语段,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并联读阅读资料,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目标。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的朱圆圆老师,由扶到放,通过梳理课文内容,概括出“主要人物+事件”的概括方法,引导发现课文“倒叙”的写法。继续通过划、想、写、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吴梦婵老师,课前重温“七一庆典现场”视频,分享了“志”的故事,引入课题。在归类识词中学习生字词,通过圈时间词划分段落,借助表格关键信息引导概括,再聚焦文段深入感受“中华不振”的原因。吴老师情感充沛,引导到位,课堂的“理”与“情”融洽共生。上陡门小学的陈婉玮老师借助单元要素“主要人物+事件”,引导学生概括出多事件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划分事件、概括事件、理清关系、连说事件,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舞台。紧接着,对比不同人物的读书目的,以读促悟,深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黄龙三小的陈栩迦老师则通过看图片猜人物,观看《少年周恩来》影片片段来导入课文,并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初读后借助单元语文要素和作业本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紧接着,通过聚焦关键关键词句深入感受“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感悟周恩来的爱国情怀,深化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目标。

                       


17日上午,评比活动继续进行,八位老师分别以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展开同课异构。

来自温州市瓦市小学的周莹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周老师别出心裁地创设情境“招募小小讲解员”,带着孩子们共同闯过三关:我会读、我会找、我会讲,入情入境,以读促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孩子们深切感受到了红军挑粮路的艰辛。温州市双屿小学的张厅老师执教的同样是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张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读好藏品名称、了解藏品故事、宣讲红色故事,小小的一根扁担,孩子们借助宣讲单上的图片和关键词,宣讲着朱德军长和红军战士一块吃苦的故事。来自瓦市小学的余静老师执教《朱德的扁担》时,从猜猜红色革命景点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红色云旅游。整堂课余老师开展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充分落实课文字词的理解,重点句子的朗读;同时,抓住重点段落,以关键词为抓手,结合生活实际,在反复品读中感受红军挑粮之艰。建设小学的李碧老师在组织《朱德的扁担》课堂教学时,从朱德导入,整堂课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字理识字等方法将低段识字落到实处。学习中李老师巧借视频降低学生字词理解的难度,并梳理了课文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找关键句品关键词体会红军远征之难。


温州市南浦小学的娄雅常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娄老师借助三个问题和作业本带领孩子共同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观看视频、抓关键词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战斗激烈以及白求恩大夫认真负责、坚守岗位的人物形象。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潘苏杭老师执教的同样是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潘老师通过影片片段《中国医生》导入走进课文,并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在初读课文中梳理问题,紧接着,抓住关键词句划一划、圈一圈、议一议,品读描写战斗激烈和白求恩大夫坚持、镇定的语句。百里路小学会场上,蒲鞋市小学的林佳丽老师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的过程中,围绕单元要素,带领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学习过程中通过关键字词,让学生想象画面想,初步感受战争。同时结合关键句子体会战争的激烈。充分利用作业本习题进一步梳理课文,在对比中感受白求恩大夫的人物形象。新田园小学的林小异老师上《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利用学习伙伴的提问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整堂课林老师在关键字词中充分落实多音字;利用重点语句想象画面,让学生自主感受战况的激烈;同时借助作业本进一步挖掘白求恩的人物精神。

17日下午的四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

来自温大附属第一实验小学的潘亚男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潘老师借助《史记滑稽列传》导入,带着孩子们走进西门豹,走进课文,其次,通过小标题概括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课堂紧紧抓住一个“妙”字,聚焦语言,感受智慧,学习简要复述的方法,孩子们乐在其中。温州市黄龙第一小学的程丽瑶老师借助中国几千年文化史上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导入,带领孩子初识西门豹,并通过作业本带领孩子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找关键词句、概括合并等方法练习“长话短说”,学习简要复述。广场路小学李佳柔老师展示的《西门豹治邺》一课,在字词学习中梳理故事的主要人物。同时结合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并在故事梳理中一步步呈现“删除、转述、概括、摘录”等简要复述的小妙招。瓯江小学郑冰茹老师也是执教《西门豹治邺》,她借助《史记》导入,利用作业本习题梳理故事情节,明确复述要分清内容主次。在重点内容学习中利用表格梳理西门豹的提问和老大爷的回答,呈现复述要点—“长话短说”。最后在小任务中练习复述,巩固落实简要复述。

                                               

两天时间里,二十五位青年教师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迁移运用的能力,极尽智慧与才情,交出了他们的“答卷”。同学们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表达。

课堂的呈现,既是精心绘制的艺术品,也是团队打磨的汗水。本次“教学新苗”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不仅是青年教师们的一次历练,更是一次教研智慧的碰撞与交流,一席精彩绝伦的学习盛宴,一场探索语文教学疆域的共行。期待鹿城小语新生力量的日渐壮大......

 

                                       温州市瓦市小学:陆倩倩  郑央

                                      温州市百里路小学:金海燕  贾莉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