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沉浸式”学习---“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STEAM教育实验区交流研讨会”线上学习观摩会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STEAM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探索STEAM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实践样态,温州市举行了2021下半年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STEAM教育交流研讨活动。

  2021年11月17日,温州市第十九幼儿园全体教师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了线上观摩学习。

【上午场】

  上午,教研二组的老师们带着学习的热情和对STEAM教育教学的疑惑齐聚会议室,认真聆听各校园长的精彩报告。

  温州市第八中学的林光弟校长给我们带来《融合 重构——steam项目化学习的八中实践》,林校长基于生活与创造STEAM两者的融合,将实践课程归为科学基础类融合课程、科学拓展类融合课程与科学生活类融合课程。通过不同路径,融合STEAM教育,在不断的迭代中推进,基于地域和校园文化产生新的激发点,促使两者的有机结合。温八中的STEAM课程结构完善,脉络清晰,使老师们观看后对课程的构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温州市中通学校小学部的朱校长则为我们介绍了《在重构中生长——STEAM项目化学习在中通的实践样态》,她将新颖的点子娓娓道来,让我们对课程的实施有了更富有创意的启发。

  最后温州市第七幼儿园的白园长给我们带来《四融四创:幼儿园STEAM教育融合的思与创》,白园长巧妙地利用了整个幼儿园的场馆和空间,打破空间壁,整合馆、室、区、廊,创设了属于孩子们的“全域空间”,让孩子们在全域里发现真问题、驱动真探究、解决真需求。

【下午场】

  在下午的活动中,教研一组的老师们观看聆听了六位来自各个中小学优秀老师们的STEAM项目报告。

  首先,是来自温州市实验中学徐墨涵老师的精彩报告——《智能门禁系统》,徐老师的项目分享让我们了解到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课程标准、设置真实情景、搭建学习支架和实施性评价,让我们对STEAM项目发展的组织架构有了新的认识,也明白了教师在项目中的任务具有双重性:承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职责,进一步提升思维和情感上的深度。

  接下来,来自平阳县鳌江第四中学吴宇洁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自发电夜跑灯的制作和推广》的STEAM项目报告,这个关于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课例活动,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项目的行进,不仅能赋能师生成长、推动集团校融合发展,还能突破项目化学习全员参与的瓶颈,从课例中提炼实践经验推动其他项目开展,更是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同时培养项目化教学骨干教师。

  来自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的郑仲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光影SHOW分享,课例的生成是从皮影戏到光影秀,再到光影设计师。整个过程在迭代中向深处漫溯,带领孩子们重新定义问题、情境分析。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个人和团体共同进步。

  来自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的夏彬彬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营养与健康”的项目化学习探索,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探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在学生们挑战任务中经过努力仍然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探索、合作,学会如何搭配营养又健康的食谱,是一次很好的生活体验式课例活动。

  龙港市第五小学的黄小伟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制作自动充气救生衣》的项目课例,透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一次次不断探索与实践操作,也让学生们懂得了技术的重要性。

  最后由鹿城区实验幼儿园郑雯文老师分享了幼儿时光《制作柿饼》,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认识了柿饼,了解了制作柿饼的过程。孩子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品尝生活......在项目化学习中,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发展,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此次线上观摩学习,温十九幼教师对STEAM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将不断注力于STEAM教学的研究与融合,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在项目化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提升,让幼儿能真正以领跑者的姿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打印本页】

联系地址:温州市府东路1028号 联系电话:0577-56961555

电子邮箱:lcqjyyjy@163.com 邮政编码:325000

版权所有 ©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

浙ICP备2024101137号

技术支持:

捷点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