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领航教研】真实有效复习课,张汉工作室来助行

作者:吴依迪 发布时间:2021.10.26 浏览量:


为了提高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分析反馈,充分运用数据改进教育教学,深入探讨如何上好科学课,2021611日,水心小学举行了《鹿城区小学科学复习会暨质量分析会》。鹿城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洁茹老师莅临指导,张汉名师工作室的学员蔡靖维老师参与了课例展示;之后又有张汉老师参与专家点评互动;紧接着还有两个主题讲座《小学科学命题漫谈》《基于素养立意的复习策略》。

第一节课是绣山小学章明珍老师执教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从植物的功能与结构出发,依据植物的生长变化为框架,精心设计系统框架。整堂课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学生之间得到了充分的合作学习,鼓舞了孩子们坚持植物观察的决心。

第二节课是岙底小学刘约翰老师执教的《电路复习》,创设了“密室逃脱之首关-次关-末关”的idea,带着孩子们温故而知新,孩子们在玩中学。他的设计充盈学生知识题库,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从点到面,从面到全,细节之处彰显用心。

第三节课是水心小学蔡靖维老师执教的《沉与浮的复习》,蔡老师还原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情节,整堂课围绕关键问题:轮船吃水线与什么有关。以孩子熟知的历史故事为切入点,渗透浮力和重力之间的联系,从现象还原到本质。值得一提的是,蔡老师还很注重高阶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不仅条理清楚地梳理了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更解决了孩子在科学思维中的盲区,落实了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学习难度由浅至深,带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名师工作室导师张汉老师进行专业点评:沉浮单元复习课

1.抓住关键问题:轮船的吃水线与什么有关的关键问题通过情境。曹冲称象时旁边人在做什么?轮船的吃水线与什么有关的关键问题。吃水线深、浅,观察到的浸入水的体积(大小),实质是排水量的多少,记录单上的排水量大小的推测,变量是船的载重(垫圈),最终指向的船受到浮力的大小。   

2.高阶思维的培养:

两力辩证关系:梳理清晰了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特别是浮力大于重力时,会怎样,通过泡沫球与吸管上浮时,让学生感受着重对浮力大于重力,持续上浮,通过板书进行梳理、呈现。

批评性思维:材料不平稳,到加点水,船就沉了,教师在设计时通过让学生操作,发现船不容易平稳,反思曹操称象的真实性,批判性思考:如果是小船,大象进去受不了,如果是大船可以吃水线不明显,这是复习课的升华。

逆向思想的培养:通过比重计的沉浮情况来推定液体淡水还是咸水,这是概念的运用,也是通过沉浮现象来推定液体的密度。

接着,来自广场路小学的张溢老师带来了主题讲座《小学科学命题漫谈》。张老师从三个方面:“考什么,怎么考,教学建议”和五个类别:“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应用”讲述了小学科学命题的方向和重点。其后张老师和与会老师互动做题环节也很生动,会场气氛一度达到沸点。

最后鹿城区教研员徐洁茹老师做了主题讲座《指向素养立意的小学科学复习策略》,并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和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三节复习课的落实性和实用性。布置了期末的复习工作安排,指示了下学期的研学方向。在讲座上,徐老师出示了各项教育教学研究数据,以大数据的方式形象地展示给老师们提升专业进步空间的方法,建议老师们关注各年级段的学习重难点,反思什么样的工作效率才是高效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