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校本研训项目制总结
熊治国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校教科室根据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开展了“做智慧教师 享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学科教学”、“青蓝结对”、“笔下生花”、“急救知识”、“一起思奔”等系列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智慧教师。
一、领导重视 保障到位
本学期成立了校长为组长,教科室和师训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校本研训工作由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开学初都有专题研究校本研训工作会议,并予以落实。
二、健全制度 落实培训
1、在制度的建立上,校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市、区校本研训的有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引入激励机制,制订了《白鹿外国语学校教师培训制度》《白鹿外国语学校校本研训考核要求》和《白鹿外国语学校小学教师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使校本研训工作有章可循。
2、根据培训要求,学校86位在职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训活动,除个别因公外出,都能做到全勤参与,完成个人学期研训计划与小结的撰写;人人上好一堂项目汇报课;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课12节以上,并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组内教师相互合作,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人人读好一本相关的教育书籍和自己感兴趣的非专业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参与评比。
三、紧扣主题 扎实推进
1、开展“一起思奔”读书品鉴会,构建教师“幸福阅读场”
为了让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并会把阅读中的智慧彰显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已连续举办了16届“一起思奔”读书品鉴会活动。每位教师在年级组长的安排下需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和一本自己感兴趣的非专业书籍。一月举办一次读书沙龙交流活动;学期结束时,学校用一种文艺的形式来展现教师阅读中的精髓,营造一种积极快乐的阅读氛围,让老师们感悟阅读,享受阅读……历年来的读书品鉴会就像是构建了一个教师“幸福阅读场”,源源不断地吸引教师自发加入其中,并在读有所获中“躬身入局”,与阅读不离不弃。
2、借力资源,研训引领,推进智慧教育
(1)教师成长,从写教育叙事开始
我们一般都从教学成绩和理论水平两方面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成长,其中理论水平主要看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课题研究等。但对于青年教师占1/4,我们私立学校来说,要想让这些老师马上发表论文或承担课题研究可能又有点好高骛远。为此,学校主动与《鹿城教育》结对,对青年老师进行教育叙事专题培训。11月25日,学校承办了鹿城区中小学教育叙事研讨会活动,学校老师聆听了《温州教育》编辑部主任林日正和温州大学陈宏毅等大咖的专题讲座。多次的教育叙事培训像给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窗,他们渐渐认识了教育世界,发展了自我、也增强了教育科研能力。
(2)以劳动教育等为载体,推动教师成长
本学期,我校以劳动教育等为载体,健全完善了以校长为主导、教师为主体、活动为主战场的三主型校本研训机制,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形成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三种基本力量建设形式,使我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研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学校借助温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地方和校本课程区域联片教学研讨活动的契机,借助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的有利资源,我们在自己学校反复研磨的基础上,请区栾伟宏、颜望春和陈艳等三位行家帮助我们一起研磨指导。此次活动中,我校参加研讨课教学的3位老师都能借力资源,辛勤磨课,达到最优质的课例,展现最棒的自我,学校汤志亮校长还在大会上做了《借动力 寻德经》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专家大力赞同。
(3)学习自救互救技能,做有爱又有智慧的校园妈妈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应急安全意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12月22日上午,温州市红十字“急救大讲堂”走进校园。为了让培训内容更加接地气,应急救护培训师利用PPT课件展示,结合相关案例,将心肺复苏紧急救援和包扎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现场指导教师们利用模拟人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手把手讲解如何现场急救、通过反复操作演练,受训的教师对应急救护理念有了全新的、系统的认识,了解并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和包扎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现场参与救护的意识。
3、青蓝工程 “智”造青年教师成长“快车道”
学校以陈建淼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将多位骨干教师组成骨干联盟,合作互助,资源共享。针对三年内新教师或有指导需求教师采用师徒“蓝青”结对进行,发挥我校名优骨干教师在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传、帮、带等辐射作用。蓝青结对组合成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为蓝方,以新教师为青方的固定组合,师徒绑定参与各类活动,呈块状移动,一学期内磨出一堂较满意的课,并通过课堂观摩、评课反思,撰写出一两个较为满意的教学案例。青年教师通过听指导师的理论讲述、经验传授、上示范课,领会其教育教学思想,感受指导师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新教师在指导师的指导下,成长迅速,不少新教师在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
4、搭建研讨平台 引领教师幸福成长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本学期,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人均开好一次主题研讨课,即9月初引路课, 10、11月青年教师成长课,12月“学为中心”课堂变革研讨课。为确保本次活动的质量,学校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方案,各教研组进行了精心选课、磨课。活动分为课堂展示、分组评课、集中研讨三个阶段,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青年教师、相关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及集中研讨。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形成了骨干教师带头提升教学水平、带头钻研新教材的良好氛围,给青年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进步,幸福成长。
四、围绕主题 科研结果
2020年,在“做智慧教师 享幸福人生”为主题的校本研训的指引下,我校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研究,教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科成果也较显著。截止目前,在市区级课题、论文、新常规新设计、教学评比中累计42人次获奖。
课题 | 获奖项目 | 姓名 | 等级 | |
home劳动实践课程 | 2020年温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评比 | 汤志亮、周倩倩、曾晓云、苏丹丹、王敏 | 三等奖 | |
影子的秘密 | 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抗疫情”精品微课 | 蒋一婧 | 入选 | |
色彩风景——水韵楠溪 | 2020上半年温州市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 林怡 | 一等奖 | |
软糯脆利的乡音最动听 | 2020上半年温州市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 黄方乐 | 三等奖 | |
淡淡囊中香 浓浓端午情——制作小香囊 | 2020上半年温州市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 周倩倩 | 三等奖 | |
丰收的节日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诸葛安怡 | 三等奖 | |
我怎样长大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符尤尤 | 三等奖 | |
投掷:原地单手侧向投掷的方法和游戏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甘罗 | 二等奖 | |
小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运动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胡群 | 三等奖 | |
色彩风暴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林怡 | 一等奖 | 拟推市 |
淡淡囊中香 浓浓端午情——制作小香囊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周倩倩 | 一等奖 | 拟推市 |
软糯脆利的乡音最动听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黄方乐 | 二等奖 | 拟推市 |
“雁”遇最美风景 | 2020上半年鹿城区综合学科“新常规.新设计” | 卢彩松 | 三等奖 | |
运动和位置 | 2020上半年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新常规.新设计”评比 | 赵雯雯 | 二等奖 | |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 2020上半年鹿城区小学教学“新常规.新设计” | 曾晓云 | 二等奖 | |
运动和位置 | 2020上半年鹿城区小学教学“新常规.新设计” | 赵雯雯 | 二等奖 | |
PEP8 Unit 4 A Let's talk | 2020上半年鹿城区小学教学“新常规.新设计” | 石丽 | 二等奖 | |
摔跤 | 2020上半年鹿城区小学教学“新常规.新设计” | 谢小琴 | 三等奖 | |
阿娒“玩”瓯语:巧用地方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温州方言的策略研究 | 2020年鹿城区教科研课题成果评审 | 苏丹丹 | 一等奖 | |
“疫”场生命的公开课 | 2020年鹿城区站“疫”班级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评比 | 苏丹丹 | 二等奖 | |
爱与生命同行 | 2020年鹿城区站“疫”班级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评比 | 卢彩松 | 二等奖 | |
“疫”场生命的公开课——疫情下的家庭生命教育 |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论文 | 苏丹丹 | 一等奖 | |
疫情下农村“夕阳红”教育调查与思考 |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论文 | 胡忠晓 | 二等奖 | |
“疫”级“玩”家打“怪”升级——疫情下的家庭理财教育的尝试 | 2020年鹿城区社区教育论文 | 方诗娅 | 二等奖 | |
阿娒“玩”瓯语:巧用地方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温州方言的策略研究 | 2020年温州市教师小课题评审 | 苏丹丹 | 一等奖 | |
浇灌思维,开出力量的花 | 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心理辅导优秀个案活动课设计方案评比 | 杨蓉蓉 | 二等奖 | |
蜕变助力成长 | 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心理辅导优秀个案活动课设计方案评比 | 王书敏 | 二等奖 | |
浇灌思维,开出力量的花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学前)个体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心理辅导活动课优秀方案评比 | 杨蓉蓉 | 一等奖 | |
蜕变助力成长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学前)个体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心理辅导活动课优秀方案评比 | 王书敏 | 一等奖 | |
细水长流才能花开更艳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学前)个体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心理辅导活动课优秀方案评比 | 曹晓蒙 | 三等奖 | |
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学前)个体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心理辅导活动课优秀方案评比 | 闻欧扬 | 二等奖 | |
疫”路平安,“愈”见春天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学前)个体心理辅导优秀案例、心理辅导活动课优秀方案评比 | 朱遥遥 | 二等奖 | |
“三乐+”,看得见的成长——寄宿制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汤志亮 | 一等奖 | |
一单·二引·三发——小学中段习作教学课堂评价的改进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朱遥遥 | 一等奖 | |
以“探”乐学,以“评”促学——小学科学低段“探·评乐学”课堂评价的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潘秀飞 | 二等奖 | |
多元·多维·多力——基于“教评一体”的小学低段英语课堂有效评价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邱克宏 | 二等奖 | |
“S•T•C”成长卫星——基于〈HOME〉劳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的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周倩倩 | 二等奖 | |
一个都不落下——STEAM理念下的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评价的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苏丹丹 | 二等奖 | |
为孩子开启靓丽的天窗——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的变革实践 | 2020年鹿城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案例评比 | 林怡 | 三等奖 | |
乐学·乐探·乐创——七巧八学 | 鹿城区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精品校本课程征集与评审 | 汤志亮、潘秀飞、蒋一婧、黄晓艳 | 入围 | |
悦“纳” | 鹿城区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精品校本课程征集与评审 | 王敏、周倩倩、曾晓云、汤志亮、苏丹丹、张增添 | 入围 |
2021年,我校将在鹿城区教育研究院的关心和引领下,一如既往,继往开来,努力开展有效扎实的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谱写教育教学新篇章。
温州市白鹿外国语学校教科室
2020年12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