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瓯江在秋风中翻起白浪,喜欢落日时跑道上的余晖,也喜欢夕阳下伫立的百年老树,最爱的却永远是大隐隐于市人文荟萃的二中。
11月25日,温州市第二中学语文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参加语文期中试卷命题分析会。这次命题分析会特意邀请了温州市教研院教研员,特级教师阙银杏对本次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进行分析点评。
会议伊始,潘巧亮副校长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讲话。在讲话中潘副校长主要传递了两点信息:
一、感谢阙老师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本次命题分析会。
二、二中的语文组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位老师都要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要加强团队合作。这次分析会不仅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各位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学习机会。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阙老师开始了她的讲座,讲座主题为《观念与技术——初中语文命题漫谈》。首先,阙老师向在座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三份卷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份呢?” 尹俊杰老师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在这次的三份卷子中,她最喜欢的是八年级的卷子,因为八年级的卷子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整份试卷,让人耳目一新。之后,阙老师引用了章新其老师的“形式创新指向评价根本目的,试题命制考虑学生基本立场,试题内容符合相关学理依据。”来表达自己的看法。阙老师认为虽然八年级的这份卷子立意创新,细节用心,但是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情境的设置略显生硬。
接着,阙老师以八年级语文卷为例,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影响命题水平的关键因素:观念与技术。在命题的过程中,观念和技术或独立存在,或互为因果。部分老师在出卷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命题立意但缺乏落地技术,或有娴熟技术但缺少探索方向。试图用一个主题来串联全卷是可遇不可求。这是每位老师在情境创设上都会遇到的难题。为了能够运用好情境,阙老师建议要从三个维度来认识情境:个人体验,建构意义;语言文字运用,内化,强化交际规则;调用,获得学科规律性知识,发展探究能力。情境是知识、能力之产生、应用的真实境况,好的情境是真实的,状态性的,过程性的,是与所测知识、能力水乳交融的。情境性试题的评估维度有三点,分别是:1、真实,适切,公平;2、结构,层次,过程性,思维量;3、与考查目标的匹配,内容与表达的严谨。阙老师认为叶丽新老师的《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对教师研究情境化试题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阙老师就“任务和情境的相关性”以及“任务和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话题和在座的老师们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师和命题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生活情境在评价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选择好的文本,好的命题点,这比创设外在情境更重要。”阙老师还以安徒生童话《蜗牛和玫瑰树》作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一组优秀的现代文阅读题目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形象地体现了命题的内在的律动和依文设题的重要性。
本次语文期中试卷命题分析在老师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潘副校长与王璇老师表达了对在座全体老师的要求与祝愿,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活出自己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