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通知
首页
> 校本研修 > 活动通知 > 初中通知

【温州市第二中学】立足项目化教研,打造精准高效课堂 ——九年级学科主题教研暨学科工作坊活动

作者:蔡丽素     发布时间:2021.01.06     浏览量:


  为增加教研氛围,落实教学新常规,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结合我校学科项目化教研,聚焦学为中心,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打造精准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15日至1023日,我校举行九年级学科主题教研暨学科工作坊活动,全体行政人员、一线教师以及结对学校温州市第二十三中部分教师参与。活动分学科项目化主题进行: 

语文——“整本书阅读”下的支架教学与整合突破

1023日,温州市第二中学开展了主题项目化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整本书阅读:支架教学与整合突破。本次活动的与会人员为温二中语文教师及二十三中语文教师。

活动分成三个环节。首先,温二中的朱阳秋老师为我们带来异彩纷呈的公开课《读奇书,说奇人》。朱老师的这节公开课以金圣叹的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导入,在紧扣主题的同时充满了文学味。朱老师的课堂通过四个任务层层递进,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任务一:读目录,知情节,识英雄;任务二:读细节,辩异同,懂英雄;任务三:我为奇书画一幅插画;任务四:读书的多重境界。在课堂的最后,朱老师还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彩蛋环节,由班级中的两位男生:大翔哥与小翔弟,上台表演一段相声。这段相声不但串联起了整个课堂,还将对比阅读与批判性思考贯彻其中。朱老师总结道:批判性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姿态。

在公开课结束后所有的老师齐聚小会议室。朱阳秋老师就这一堂《读奇书,说奇人》进行了说课。朱老师的说课向在座所有老师传递了三个信息。其一,这堂课只是“整部书阅读”这个大课题中的一部分而已。整本书阅读应该是渗透初中三年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以《水浒传》为例,阳秋老师还为这本奇书设计了《智取生辰纲:论杨志力求不失却功亏一篑——以杨志为例论英雄人物》与《千古悲情扈三娘:以水浒女性为例审视传统女性视角》等主题课。其二,在当下的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能够从书籍网络以及名家评论等多种渠道获取关于整本书的评点,但是这些评点甚少是站在初中学生的视角上书写的,为此,在阳秋老师的带领下,班级学生经过一个漫长假期的努力,终于有了一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且看》,这本文集,饱含着学生对名著的孜孜探求。其三,朱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余党绪的《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此书可以从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薛巍老师的评课。薛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堂优秀的课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可以在朱阳秋老师的课堂中找到答案。在一节优秀的名著阅读课中,老师只是一位导游,带领学生领略风光,但是阅读的主人公永远是学生,从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再到策略构建,一节好课功夫是在课外的,加上图文结合法与对比法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学生很畅快,老师很痛快!

活动的最后,郑选清老师为我们做了总结发言。本次主题项目化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

数学——简约思维方式下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1015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简约高效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主题教研活动。今天下午的活动精彩纷呈,首先由高娉婷老师在九年级9班上了一节《3.5圆周角(1)》的新课,从圆周角的定义到圆周角的定理,再到圆周角的推论,高老师的教学设计沿着一条主线,思维的深度层层递进,虽然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容量很大,思维深度很大,但是高老师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突破难点,及时拔高。

  然后由徐晓盛老师对高娉婷老师的这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徐老师认为高老师的设计新颖,生成自然。同时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指出,如何让课堂内容刚好达到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徐老师对于简约思维方式下如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探究如何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引发深度思考。

  活动的高潮是潘巧亮副校长的专题讲座《简约务实,精准高效》。潘副校长的讲座高屋建瓴,向老师们深刻阐述了“简约务实,整合提升,精准高效”。他从几个实例入手,提出不仅要简约教学目标、简约教学内容,简约教学设计,简约媒体应用。巧妙设计数学问题,让知识运用整合提升,指出问题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根基,思维方法是灵魂法宝。还要采取多种精准高效的措施:选题精准,及时巩固,参与广泛,分层指导,巧用激励等。让学生通过深度思考,由勤奋走向成功。潘副校长的讲座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英语——基于主题语境提升读写课堂的有效性

      1021日周三下午,我校英语教研组成功举行本学期九年级英语主题教研活动。校全体英语教研组成员与来自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听课、评课与学科微讲座。

   首先,吴盈老师开设九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  I have some photos that I took in Australia last year》的公开课。本堂课重点突出、环节流畅。学生听前有充分的时间激活旧知;听中任务单活动形式丰富,难度逐步提升;听后,吴盈老师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并着重带领学生模仿朗读听力文本,领会语调与肢体语言在口语对话中的关键作用,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评,完成精彩的产出。

  评课环节,苏丝丝老师点评道,整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师有高水平的课堂掌控能力与亲和力,学生参与度高,能做到充分输入与充分输出。整堂课突出听说课课型特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领,是一堂令在座老师都受益匪浅的优质示范课。

而后,柯小彤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上好一节写作课的思考》的学科微讲座。柯老师从写作主要考察技能、写作试题命制原则及要求、写作优秀试题赏析以及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这几个要点出发,与大家深入探讨。通过这次讲座,教师们充实了教学理论,明晰了写作命题的情境设计必须体现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应突出交际性原则,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开放性原则。结合优秀试题赏析与课堂写作修改示例,教师们对书面表达命卷以及写作教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授课、评课与讲座老师的精心准备令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充满意义,让我们一线老师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养符合时代潮流、有创新思想的学生不断努力。

科学——实验导学教学研究之课内实验提升 

      1015日下午,科学教研组以实验导学教学研究—课内实验提升为主题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对实验导学教学在课内运用进行了探讨。 

  课例展示环节由吴孙泽老师在九(10)班带来《食品“干燥剂”》的内容。

 

   生石灰的实验来自九上第二章第5节《物质的转换》。吴孙泽老师以此作为实验导入,让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展示儿童事故,让学生评价生石灰干燥剂的优缺点。接着再提供Fe粉脱氧剂,以进行脱氧剂成分和原理的探究,并进一步进行拓展提升: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在短时间内就能见证脱氧效果?学生通过设计、改进和创新实验,巩固了课堂知识、形成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实验技能,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评课环节由吴佳老师对吴孙泽老师的课做精彩点评。吴佳老师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主题式点评:一、改进课堂活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改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开展实验设计,重视家庭实验。   

   吴佳老师充分解读新课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深刻钻研课程标准及教材,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广泛查阅各种资料,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初中科学是“趣味性、生活性、实验性、知识性”的统一,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活动最后由九年级科学组组长赵峰老师做《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课内提升》的微讲座。赵峰老师聚焦哪些实验值得提升和如何在有限时间提升两个方面展开发言。从学科专业角度分析,赵峰老师认为实验提升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在日常生活化,学生有一定经验基础②发展性能力,让学生有思维上的提升③较高性价比,花时间少,但考查可能性高。重点在明确实验目的、寻找相关原理、优化实验设计三个角度提升实验教学的价值。

   赵峰老师的讲座为九年级化学课内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大方向,体现一名优秀教师在学科专业方面的充分思考。他总结道:新课程要突出关注社会现实,所以科学老师要善于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

社会——时政教学下的学生解题能力与技巧的提升

      1021日下午,社会教研组展开“素养立意下的时政教学研究”主题教研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陈琴琴老师上了一堂《图说中国共和产党的初心使命(复习课)》公开课。首先用当下疫情张文宏医生的观点,引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然后她充分利用教材图片由点及面,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践行初心使命。整堂课非常大气,设计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重难点突出。学生学得扎实,历史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听课结束后,社会组集中艺文书吧进行研讨交流。黄朝朝老师对陈琴琴老师的课进行了简评,她认为这节课板块清晰,较好地体现了历史课的特点,利用教材插图、引入年代尺,采用史料实证的方法等,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有效掌握复习方法。同时她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之后,随堂听课的二十三中老师也做了精彩的点评,其他老师也纷纷参与讨论,气氛热烈。


   接着,张晓雯老师做了《浅议中考命题的创新追求》主题讲座。她以2020年温州及绍兴中考的地理题为例,提出命题要“开拓新思路、挖掘新视角”、“创新新情境、呈现新形式”的观点,指出命题创新应该在内容上着力,在形式上变革。

  最后教研组长黄峥做了精练的总结,整个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通过这样的活动,深化了二中教师对项目化教研的理解,拓宽了打造精准高效课堂的方向,坚定了信心。下一步,他们将聚力精准高效教研,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积极开展研课磨课、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工作,立足教学实际,简约务实,推动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